• 20

無可救藥的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戰勝病魔報告!! (陽明山爆走)

骨四頭肌夠強壯的話itband不會發作的....

重點...不要拖老命硬騎就好..

例如200公里都已經騎到快殘唸了...

別貿然去試400公里....
一個月前,騎完車後開始覺得膝蓋痛,
開始時不在意,休息一天就會好,
沒想到接連每騎一次就發作,後來騎一半就痛的不得了,
嚴重的時候,騎完車當天沒法下樓梯。
那種感覺真是像一些車友說的五雷轟頂阿!
想說43歲的膝蓋真的老化了嘛?之後還能騎車嘛?
趕緊開始爬01,恰巧看到這篇救命文,瞭解應該是騎行姿勢造成!
回頭就仔細檢驗騎行姿勢變化的原因....
其實是”揮霍年終獎金升級裝備症候群“~底下是詳情....
原因一,我剛換碳板輪,見獵心喜,換用更重齒比狂操。
原因二,其實是主因,就是換版輪之前一週我也升級了卡鞋(NW牌),
新卡鞋的底版厚度變薄,卡鞋的鞋底角度(就是底版和鞋底呈現的角度)也有變,
原來卡鞋底略微上揚(踩踏有點像墊腳尖的角度)
新卡鞋(NW牌似乎都是這樣的設計)鞋底則是幾乎平行的,
看起來沒什麼,仔細量一下差異不小,
因此我決定把坐墊下移半公分左右,看看有沒差異。
這週末練車,一路很小心踩踏不讓膝蓋左右偏位擺動(本人外八字腿的先天障礙),
也改用較輕齒比靠迴轉而不重踩,
結果平路60公里下來,膝蓋不再難以負荷(這絕對是正確的調整方向),
雖然還有上週留下的隱隱疼痛,但是不至於到不能踩的程度,
另外這週將準備綁上髌骨帶,保護髌骨不位移摩擦太重,再試試看。
發出這篇回應,存粹是印證這篇前輩累積的經驗,
並提醒大家,換裝備的風險,即使是微小的0.5cm也會受傷的!
希望這篇浮起,提醒一下有這種狀況的朋友!
騎乘愉快!
這篇文章
爬了又爬

自己被過度使用又受傷過的膝蓋所苦很久了
請問>>>>膝蓋凝膠Pernaton在新北市板橋或是附近有哪家藥房可以買到呢???
不想網購,因為想請教藥房的藥師
復健門診21次(NT$150/次)+治療125次(NT$50/次)+自費體外震波10次(NT$2,000/次)

外加臏體帶、護膝、消炎藥膏、推拿精油、貼布、紐力活、維骨力...這兩年投入不少時間跟金錢下去搶救小弟的左膝

復健兩年多...還在努力

pentium wrote:
復健門診21次(NT...(恕刪)


天啊)))))
真是折磨喔....
我也是膝蓋和膝窩會痠痛,持續就診復健,醫生竟然要我換運動方式
我就是不懂得保護,從慢跑受傷>>爬山>>逐步換成騎車的

現在騎車連緩坡都是踩最輕,慢慢凸,並且隨時注意膝蓋感覺的變化
有怪怪的就立即休息,而延後發作時間
但是最後回程還是有點勉強
各種護膝已經買了很多種
最近在爬有關>>瑞士膝蓋凝膠和肌內效貼布
一起加油吧!!!
有好資訊一起分享!!!
我用LP781 x2, 不管打網球或騎車都用. 效果顯著. 只是一直肖想治本. 前面有人提到要鍛鍊大腿內側, 有沒有什麼動作啊?
我是山羊 wrote:
天啊)))))真是折...(恕刪)

是很折磨...好險還有保險加持
至少在金錢上還有彌補,不過在時間上及精神上就真的是一大考驗了
前陣子在某亨運動廣場買了條臏骨帶用起來還不賴,前天加昨天共騎了六十幾公里後,左膝還健在
騎完2012勇闖花東100K後,左膝蓋外側一直有酸軟的痛感,返家後找到這篇,終於找到答案。
雖然是3年前的文,但仍具參考價值,感謝樓主的分享。
我的部落格~iwenhc.blogspot.com
這篇文應該要置頂才對.對單車運動同好及跑步同好非常有價值.
bryan7668 wrote:
前面有人提到要鍛鍊大腿內側, 有沒有什麼動作啊?


以下是自由時報4月6日的報導,說患者膝關節疼痛,上下樓梯不舒服,
還伴有聲音。文中有說明改善的內外在因素,提供參考。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pr/6/today-health4.htm
又文中提到「穿著具有提供髕骨向膝蓋內側拉力的護膝」是指髕骨帶,可上
google搜尋「髕骨帶」多加瞭解。最先我是上網買髕骨帶,其缺點是
位置會偏移而失去效果。後來看到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58&t=2354701&p=2
「Bauerfeind(保爾範)的GenuTrain(膝寧),膝寧是立體的。它的編織非常特殊,
穿起來像是穿彈性纖維襪非常舒適,前方的軟墊會限制髕骨活動範圍,因為
柔軟且範圍較大,不會有不適的壓迫感。兩側護條提供支撐力,但不會硬而
方便運動。其他廠牌前方軟墊偏硬較小塊,且尺碼分的少,很難調到適合的
位置,通常一開始有束縛的感覺,但跑到後來護膝會移位;膝寧則是穩定的維持
在原位不會鬆掉。」於是就買Bauerfeind(保爾範)基本款,可是缺點就是貴,
打折後三千餘元;維康門市有在賣。戴髕骨帶在膝蓋後方膝窩處會痛,用
保爾範的卻不會。另一德國廠牌Genumedi較便宜(一千八百多元),外形質料跟
Bauerfeind相似,杏一有在賣。

另外,我在網路搜尋到的提供參考。膝蓋骨軟骨軟化症之治療
(股四頭肌內側肌的肌力訓練) :股內側肌目的也是為了強化股四頭肌
對膝蓋骨內上側的拉力,以減少不正常的膝蓋骨運行。先從不會引起
疼痛的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開始,然後做膝關節彎曲0~20度的小範圍、
「閉鎖式」膝關節伸肌強化訓練。限制在這個角度的肌力訓練其理由
為膝蓋骨、股骨關節的壓力會隨膝關節屈曲角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
要避免膝關節彎曲角度過大,造成膝蓋骨、股骨關節壓力增加而引起疼痛。
1. 平躺或坐著時,讓您的膝蓋伸直,並用力收縮大腿前側的肌肉。
2. 在腳踝附近吊個一至二公斤的沙包,並將膝蓋伸直與抬高(膝部勿彎曲)。沙包可上網購買。
3. 把傷側腳的腳尖略微朝外(脛骨外轉),以集中肌力訓練於股四頭肌中內側的肌肉。
4. 用坐姿兩膝之間夾排球的方式,加強股內收肌群的肌力,以幫助穩定膝蓋骨的位置。

簡單講,大腿外側肌力較強壯,內側較弱以致於髕骨外翻;故要強化內側肌力
使得髕骨在正確位置不要外翻(要做好大腿內側和外側、前側和後側的肌力平衡)。
以上四點平時可能會忘記做,我都是利用看電視時候坐著就可以做而不會忘記。
第4 點我是用小孩用的玩具籃球,體積比標準籃球小且較有彈性;放在兩膝之間
夾一下子譬如10秒再放鬆,如此重覆下去。以上四點好好做,每天共兩三百下,
很快就改善膝蓋疼痛了。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