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enwang wrote:跟臉有什麼關係?跟腦...(恕刪) 果然中文解讀能力...引喻也不當我們在討論的是這人身體出了狀況,無法繼續騎車, 應不應該還要求警車還載他到原本想去的目的地, 而沒有直接載他到安全、方便他回家的地方.你在那邊鬼扯風櫃嘴是他回家會經過的地方...果然是腦袋關係比較多..hmmmmm...
louisgarneau wrote:員警獲報到場,想帶李男回警局休息,但被拒絕,反要求警方連人帶車將他送到目的地「風櫃嘴」 你到底有沒有走過汐萬公路這一條? 知不知道風櫃嘴是這一條回台北的必經之路? 如果依照新聞所說當時的情況,還剩8公里就到風櫃嘴,再走6公里下到至善路,合計14公里。若是再下到萬里,從萬里再回台北,則是超過50公里的路程,請問這要怎麼選擇?同學本來想到風櫃嘴就可以用騎的下滑到至善路,但是當時的情況是起霧,氣溫還是偏低,用下滑的會有視線不佳和低溫的問題,所以請警察好人做到底送下山也是不得不做的臨時決定!這位同學準備不足這是他的問題,就像很多登山客,準備不足就往上山衝,固然是該予以譴責,但是罵完之後就不管了嗎? 還不是得上山去把人救下來,現在就是這樣的狀況。當人在半山腰上進退維谷時,又遇到體力透支和低溫的問題,一般登山是下山比較安全,但在這個案例裡,往上走才是最快回家的方法。若是當時和警察到警局休息,除非叫家人來載,不然在那種情境下,至少要在警察局裡休息一到兩個小時,再想辦法騎個50公里回台北,有沒有這個體力再撐這50公里都是問題!有時真的要設身處地的想一下,當問題已經發生了,除了譴責,還是要想想問題該怎麼用最快的方法解決。警車? 救護車? 計程車? 哪一種最快也最有效? 在你沒有體力又冷的要命,身上能用的資源也不夠的狀況下,想一下吧。
Jonry wrote:你到底有沒有走過汐萬...(恕刪) 你到底有沒有讀我的文, 有讀 , 有沒有讀懂?我有說他應該被載回萬里嘛? 你回文請依據事實而不是你的想像!我質疑的是他要求警車載他到'目的地"風櫃嘴, 而不是直接載下山.你舉了一堆登山客受困的例子, 不就是我之前舉的例, 如果登山客被救還要求先救到原本要到的目的地山頂, 而不是直接被背下山, 你感覺如何? 放在這事件, 不也同理可證!? 最快的方法解決這年輕單車客問題, 難道是先被載到風櫃試試能不能下滑, 不行, 再載下山?你亂批一通, 說的道理都與我說的一樣, 自己知道在說啥嘛?
louisgarneau wrote:你到底有沒有讀我的文, 有讀 , 有沒有讀懂?我有說他應該被載回萬里嘛? 你回文請依據事實而不是你的想像! 我怎麼會沒讀你的文? 你就是質疑他為什麼還是要堅持上風櫃嘴,而不是下山回家,不是嗎?理由很簡單,上風櫃嘴回家比較快,這個理由夠嗎? 你倒是反而愈來愈激動,沒辦法好好設想當時的情境,可惜啊!
只是過客1205 wrote:台北警察很閒沒事做喔!一定是人力過剩 供過於求才會這樣..(恕刪) 你不知道有人報案了就一定要接件,要銷案你想想如果這種事警察不去處理後來有發生事情媒體會怎麼寫另外 人力過剩不是你說了就算的
Jonry wrote:我怎麼會沒讀你的文?...(恕刪) 你還是沒看懂。 質疑的是他為什麼還要請警車載他到風櫃嘴下車讓他試試。 而不是回警局休息或直接下山到可轉其他交通工具的地方。真是幫不了你。 看你這樣下去,想想反正是你自己的問題,也就從無奈轉為釋懷了。真的,幫不了你
louisgarneau wrote:你還是沒看懂。 質疑的是他為什麼還要請警車載他到風櫃嘴下車讓他試試。 而不是回警局休息或直接下山到可轉其他交通工具的地方。 你的話太多,現在是在討論事情,不是像你這樣用無關的言語刺激。你真的被記者的報導矇閉了,上到風櫃嘴,接下來就都是下坡,就算再怎麼沒力,只要屁股可以坐到座墊上,就可以滑到楓林橋,所以當然先請警察載到風櫃嘴,依正常的狀況是可以下滑到楓林橋,警察的任務就到此為止。但計畫趕不上變化,下山的路起霧又冷,下滑危險性大增,繼續待在風櫃嘴等天候好轉也不是辦法,就只好硬著頭皮請警察載下山。至於下山到其他地方,不管是萬里還是金山甚至或基隆,都不是最好的路線,回家的麻煩程度大增,就請你設身處地想一想,當你遇到那種情境時,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