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高架"自行車專用道(圖多)

雖是塵封已久被挖掘了上來,但看到今晚公視新聞報導了"敦化南北自行車專用道"的問題後,除感嘆那些決策終究不免依然是那些非單車愛好而只是會坐在冷氣房內思考的官員外,這樣的高架想法似乎還滿是目前唯一能解決問題的方式…

官員們有時還是得多省思:雖這構想也許只是來自學生或平凡百姓的創意空想,別礙於顏面就無法參考或採納…,高高在上的心態那是幾千年中國人無法強盛的封建思想。現今已進入21世紀的民主時代,有時候"會做事"還是強過"會做官(人)"的…

…感覺我說話的調調也像清代復活的殭屍了
我真的粉佩服版大的構想, 其實看政府做與不做而已,你的雄材大略可以出來選市長, 我一定投你一票, 但政見要兌現喔?
當上市長問題是市議會預算不通過 也是沒用

所以建議直接選市議會 或是當立法委員 污到錢之後直接做比較快 
是誰把老文挖出來的

我當初就說過了
根本不可行!
剛剛重新爬了一下
竟然沒半個人注意到!
我只好重貼一次!

我覺得不好用.....
必須考慮高車穿越
高度保守估計.....
4.5公尺
要全民都可騎上去的坡度
5啪以下吧....
那這樣豈不是要90公尺嗎= =這樣能設的閘道也太少了吧
而且我敢說90公尺5啪還是很多人上不去
尤其是單速的

讓我們來看看如果只有30公尺
坡度15啪!!!!
大家都用牽的吧= =

好吧牽車就牽車
那下橋15啪.....我保證意外頻傳.....
結論是下橋要用牽的
如此會迴堵........
iwasafool wrote:
是誰把老文挖出來的我...(恕刪)
你可曾想過台北橋下大稻埕的自行車道?
或是洲美橋北端的自行車道下橋引道?
多數人似乎都是直接騎下橋的…
假日人潮應該也不少,有意外頻傳?這我不知。

台北橋自行車引道

上橋的方式我後來補充了一些,有很多省力的方法。
假設只是階梯 + 階梯旁牽引自行車的斜坡,也無不可啊…
舉例如:八里往鶯歌的自行車道(大漢溪左岸),過了垃圾車停車場不久,上提防便有個這種階梯…

圖片出處: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347975&last=3014992#

看看以下albretachen後面說的:可以騎上 10 公里 不用停紅綠燈…用扛的也要扛上去....
albretachen wrote:
你的設計強度會有公共安全問題 !!!!!!

10 級 強風要考慮

看看人行天橋

給人走而已.....

要能程載 滿滿的人時的重量....

如果牽上去後 (50階 * 15 公分= 7.5 公尺 高)

有高架自行車道 ( 可以騎上 10 公里 不用停紅綠燈)

用扛的也要扛上去....
強風的問題,以下這樣的方式似乎能改善:
潭雅神自行車道 - (大雅/神岡/潭子)

圖片出處:http://www.mobile01.com/waypointtopicdetail.php?f=196&t=341626
Mobtom wrote:
台中的「潭雅神自行車...(恕刪)
感謝Mobtom提供資訊!
jack9987 wrote:
我真的粉佩服版大的構...(恕刪)
這哪什麼雄才大略,你太抬舉我啦…
我無德無能才疏學淺,最重要是"胸無大志"樂於平凡
況且網路世界,虛實莫辨,大大如何能得知在下即為百里侯之才?
說不定我即是"馬先生"本人啊^^
這種高架
也許在現有高架路下架設比較不會被人反對
至少美觀上就不是問題了
像基隆路高架橋下這種地方
不過對政府來說
連最簡單的做好捷運站附近的安全方便單車停放場所
都做不到
這種高難度的高架單車道 應該是很難了
dynamo wrote:
這種高架
也許在現有高架路下架設比較不會被人反對
至少美觀上就不是問題了
像基隆路高架橋下這種地方
不過對政府來說
連最簡單的做好捷運站附近的安全方便單車停放場所
都做不到
這種高難度的高架單車道 應該是很難了

還有135樓
gacker wrote:
大大觀念雖好, 但建設起來相當難搞,

個人覺得, 大大不妨修改主張, 先從兩大動脈著手, 在市民大道跟建國高架下方, 利用既有的高架路面支撐座來附掛自行車高架道路, 如此可直接打通任督二脈, 使單車上下班成為可能.
然後在市民跟建國的交界處, 弄成像仁愛圓環那樣的設計, 但做成高架式的自行車專用圓環, 加上燈飾, 保證成為101外的第二景點. 恐怕也會是世界第一個這樣的設計.

到時您就名留青史了.... 哈哈哈哈~

151樓
robber lee wrote:
直接附掛在高架道路的兩側會不會比較快實行?

這個主意也很不錯喔!贊成贊成!
圖為北縣華江橋上拍攝的環河高架道路
有夢最美~~不是嗎

雖然自身騎車~也幻想美好建設
但如果有公投~我可能會投反對票
ecc17871 wrote:
你可曾想過台北橋下大稻埕的自行車道?
或是洲美橋北端的自行車道下橋引道?
多數人似乎都是直接騎下橋的…
假日人潮應該也不少,有意外頻傳?這我不知。



您舉的例子和樓主所言有所不同
圖中這是市郊的自行車道
目測也知道坡度頂多10趴左右

樓主所言的是在市區內的高架自行車道
在寸土寸金的地方
闢建像這樣規模的下坡
顯然地是沒有效率的浪費公帑事

30公尺是我認為還有點可能
但是假設4.5公尺(至少要讓公車過吧....)
就達15趴的坡度
這種坡度勢必要以階梯+牽引道的方式闢建

這樣不切實際的計畫不可能實現
假設真的腦殘地出現在台北市區
顛峰時段下橋一定會回堵的....
iwasafool wrote:
不您舉的例子和樓主所...(恕刪)


自行車每台開始領牌繳稅,愛怎麼蓋就怎麼蓋,專款專用嘛.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