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外表不是壞事, 我只是說出我在中國生活7年的感覺, 並不想酸什麼, 兩岸文化大不同, 對於工程的做法也不同, 當然有他們可取之處, 但大多, 我是指大多不是全部, 大多水平各方面還是有待進步. 如其幾天俏x南張女士,說 要來台灣開餐廳以提升台灣人吃的水平, 不知是她對台灣不了解, 還是眼中認為台灣餐飲水平低落..., 中國是地大是物博, 但談吃的文化, 相信台灣不可能會落後中國大陸. 若張女士認為開餐廳砸大錢下去就表示有文化?....尊重她吧. 台灣有言論的自由, 光這一點, 有文化的她應該很羨慕才是.講路平扯到那去了, 多嘴多嘴了, 天氣變化多, 提醒大家出門多帶件衣裳, 有拜有保祐.
立委、議員要餬口阿包商也要餬口阿路鋪的好,下一屆不一定會當選的這就是台灣現況總統是誰都改變不了台北市不要再叫了雲林這邊的路可稱為地無三里平某泡茶閒聊老百姓:路怎麼鋪的那麼爛雲林議員:鋪路的包商水準不同,所以鋪的結果也不同大樁腳:議員伯,內環路今年應該輪到我了吧
今日一早送女兒到學校,經過博愛特區太太開車,特別感受與觀察了一下路面很明顯的差異, 台灣的馬路一值以來都沒有進步,博愛特區也沒有例外.主要的差異在於補丁,台灣的補丁是一層一層疊上去的,也就是說,沒有切除一個完整區塊,哪裡有凹洞.哪裡就補丁,補完柏油之後,把柏油夯平,此時所捕的區域根本來的地方已經有落差了.所以馬路久了高低不平.前面所拍對岸馬路的照片,很明顯的看出,在捕坑洞時,是切開要捕的路面區域刨除柏油之後,在填上柏油,夯平. 跟本來的路面維持一樣的高度
今日一早送女兒到學校,經過博愛特區太太開車,特別感受與觀察了一下路面很明顯的差異, 台灣的馬路一值以來都沒有進步,博愛特區也沒有例外.主要的差異在於補丁,台灣的補丁是一層一層疊上去的,也就是說,沒有切除一個完整區塊,哪裡有凹洞.哪裡就補鋪上柏油,反正堪用就好補完柏油之後,把柏油夯平,此時所補的區域根本來的地方已經有落差了.時間久了,不同時期的的柏油堆疊,不僅顏色深淺,高低當然也不同,形成了我國獨步全球的路面並造福了相關的產業鏈,與從業人員.前幾日所拍對岸馬路的照片,很明顯的看出,在補馬路上之坑洞時,是切開要補的路面區域刨除柏油之後,在填上柏油,夯平. 跟本來的路面維持一樣的高度所以不五顏色深淺,與填補日期前後 均能維持一致的路面高度.
大陸也一樣罵路修不好,比如下面這個。廣州珠江新城地面下陷深5米 網友稱路面薄如紙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5/07/6233677_0.shtml
rootz wrote:大陸也一樣罵路修不好...(恕刪) 這個看起來比台灣的柏油厚一點,那台灣的路面不就薄如絲?(請跟旁邊的人的比例比較一下其實柏油厚度)話說這個路面平整度比台灣的高速公路好多了,台灣的一般路面很少有像這樣平的吧
朴龍栱 wrote:剛好最近又得到對岸,...(恕刪) 台灣品質~以卵擊石~~~當初想說美國日本德國路平是因為人家施工品質高~台灣路爛爛就算了~現在看了以後才知道~連整天在罵人家共匪的土匪施工品質都比我們好~金摳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