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各位上路都會攜帶打氣筒嗎? (不管距離)

除了打氣、補胎、還可打狗〈狗眼看人低〉、防身〈總不能兩手空空防身〉
自從爆胎一次後... 我有帶內胎 還是含恨的推車前進後....
是的.. 小小的打氣筒 和手機差不多重吧.. 帶著吧..
小弟出門必備
內胎兩條-怕死
挖胎棒
補胎用具
六角鈑手
家樂福買的萬用鈑手
打氣筒
73546 wrote:
前兩條....拜我們...(恕刪)


+1

今天晚上在台南鹽水溪橋上........再破一次....

又牽車回家....

這一次是大枝的....馬的....大枝的鐵釘....

還插在上面...懶得拔!!

有空再拔...

10月到現在...第7條內胎...

要何時才會出運...

這一次算運氣好....離家近了!!!約4公里!!

懶得換!!!牽回家!!

路上還有遇到好心的車友....要幫我!!..

感恩勒

所以...工具還是帶著!!比較好!!

第一次破胎,運氣好回到家才發現前輪剩一半的氣,馬上購入補胎器材及備用內胎,每次出車必備。上上星期在觀音山的華富山道努力爬坡時後輪破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放眼望去只有夜總會跟安樂園.....只好乖乖獻出我的野外第一次換胎,雖然動作不太流暢花了半個多小時,但也總算是順利完成任務。
㊣三重YA騎團㊣-精神同在組
幾乎所有回覆的夥伴都是攜帶 "打氣筒"

那 co2小鋼瓶 好像只看見兩位大大分享

是不好用嗎?

我看他體積小 重量輕 好攜帶 打氣省力 車體美觀

是不是能請有使用的車友分享心得?

小弟也是使用gm61 真的是 大支的剛好.. 曾用過小支的 隔天就去換大支的了

小弟胎壓要打到80~100 小支的真的會壓到腦充血...

davian wrote:
想請教各位,如果只是...(恕刪)

我初買車時,就直問店家師傅該裝哪些、該買哪些;感覺車子一下子改了、裝了很多東西,裝備很齊全似的。
板主開板的話題有些可愛;車上帶打氣筒本來就是為了對付在行程中「破胎」為最大目的~所以跟你的行程是不是當日往返是無關的~
我第一次的長途旅行第一天,它就破胎給我震撼教育~當時在南迴公路上,真是求救無門呀~
雖然從沒實地操作過,也幸好之前常去逛車店,並看車店師傅怎樣拆換;加上還帶著車店的名片,不懂就熱線教學。
後來不管長途旅行、還是當日的來回行程,也都破過幾次;沒了打氣筒就完全掛點~
所以我牽第二部車時,特別注重隨車打氣筒,忍痛買了1300元的高壓打氣筒(靠~比我放在家那支G牌附胎壓表的的大打氣筒還貴;相信很多公路車大大的隨車打氣筒還更貴);因為幾次在行程中補換胎完,用低壓些(G牌400元)的打氣筒打到手酸軟,又怕扯氣嘴把剛換好的內胎扯破~實在很痛苦~
順便PO一段相關趣事好了~
第二次旅行回程時在台東金崙7-11休息時,遇到個台南出發、順時針環島的大學生;再過幾天就完成環島了,也順便問問我們往南的路線及路況。
他竟然是穿半截牛仔褲,不怕「菊在燒」嗎~年輕人真是厲害~
聊了將近半小時,才知道他任何一項補換胎工具都沒帶~
問他為何不帶?他說上網爬文章,有網友說「你既然不會,那就乾脆別帶了」
「你不怕破胎嗎!?」我又問
「我想我不會這樣雖曉吧」他答
靠~真是阿才~
雖然一再警告他這些工具的重要性(我也算是有親身經歷的過來人啦),但是在這已經離開台東市30公里的地方,他就算想買也沒得買~
告別後出發;他騎了半小時後,前輪就「洩了」(我烏鴉嘴功力了得)~
牽車將近一小時,幸運的遇上要來台東參加鐵人賽事的車子,幫他補胎~
這些都是回來後無意間逛網站時,發現到他的部落格,才知道的事情,呵呵~
昨天與一群朋友到南庄,結果10分鐘內連續二次破胎,
我確認不是破同一個地方,外胎內的釘子也都清除完畢
我雖然有帶著一條內胎還是不夠用,真是....
所以還是帶著吧
當我回首時,望一望過去,竟忘來時路
stanely0717 wrote:
幾乎所有回覆的夥伴都...(恕刪)


CO2瓶子重量絕對不輕...加上會有打氣失敗的疑慮,買來過後就不再考慮了。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