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也是今年才投入的,原因是帶小朋友去河濱公園(台北內湖/大直)騎時,第一次發現在河濱公園騎車也蠻悠閒的,我都租親子車來騎,慢慢的,有一次晚上跟太座出去騎車,突然覺得夜騎有另一種愉快的心情,慢慢就愛上騎車,但也怕自己只有3分鐘熱度,所以先入手一台阿伯小折,期待今年冬天能持續這個興趣,明年退燒後再買G牌車來騎,姐夫的FD-17S真是好騎!!對了,我是支持退燒的,不過退燒後價格真會重新洗牌嗎?
呃~可能有些大大很不以為然這篇文章,甚至冷嘲熱諷不過退燒是必然的,只是回歸到正常而已~並不會有一萬的XTR等東西可以買只是單車或是零件入手不會像現在這麼難單車行情不會被哄抬到這麼誇張~現在單車越熱,玩的人口越多,日後不是選擇更多嗎?如果您不厭其煩看完文章而不是標題,應該知道我的小小期望是單車熱是否能為單車族多爭取些甚麼...
幾年前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文章中作者曾提及一個預測,就是很可能10年內(文章發表日起)自行車運動會有機會超越高爾夫在運動社交的地位,理由我不記得了(只記得結論),目前看起來預言相當正確。假如作者的理論正確,那麼熱潮會不會快速消散?答案應該是否定的。還有,各位大大:是否可以檢視一下您對“單車熱退燒”的定義?我的定義是:這波熱潮帶起的(經常性的)騎車人口停止這項運動達1/2以上就叫“單車熱退燒”;如果大家都有車後市場不再快速成長(騎車人口依然很多)這不稱為“單車熱退燒”,只能稱為“市場飽和”。
哈 樓主想太多,但看的不夠多,想得也不夠清楚真要以市場飽和度來看的話,現在還是非常冷門的,成長空間還非常大也許你住大都市,常逛01,卻以為這就是全台灣?多走走吧另外,機車汽車,滿街是,這才是接近飽和的市場吧但有沒有飽和?,有的話機車商汽車商都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