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樣的距離、迴轉率,體重是會影響消耗的熱量,所以越胖的人,要騎的越慢,因為你只要運動一點點,整個消耗的速度跟比較瘦的人是不一樣的,因此不要拿制式的表格看什麼1hr消耗兩百卡路里,然後就一次騎上個五、六小時,這樣對身體的負擔過大,不見得是好事,持之以恆才是有效減重。
2.越胖或本來心肺功能就不佳的人,因為可能長期不運動,所以你只要一運動,身體需要更大量的氧氣,因此心跳區間上升速度非常快,踩踏迴轉率只要50左右甚至更低,心跳就已經超過130rpm,因此身體越差的人,請搭配心跳監測來運動,因為會跟你原本的心肺功能、體重都有關係,否則可能光是一段小上坡,就可以讓心跳飆過 160,總之心跳率是無法單純以速度或踏踩頻率來統一率定到達多少km/hr就會心跳到多少。
所以,某程度這是公平的,越胖的人請輕鬆運動,就能輕鬆減重,相對來說也是安全。而身材已經越來越苗條的車友們,就必須讓運動強度提高一些,才能到達適當的心跳區間達成有效燃燒脂肪的目的。
真的暫時不買心跳監測的車友,你只要依據運動隔天,身體酸痛的程度,就知道你是否運動強度過量,因為當你燃燒過多醣份,肌肉就會累積酸痛。當然這也是鍛鍊肌肉,增加基礎代謝率,也不見得就是不好,只是凡事不能過量,搞的太酸痛也影響隔天上班。而且若主要目標是先燃燒脂肪,那就應該降低運動強度,輕鬆燃燒脂肪,最重要的還是持之以恆。

另外改變齒輪比來提高踏踩,以為是輕鬆騎所以強度低的話並不太正確,因為高速踏踩也很容易提高心跳區間,尤其對胖子而言。

以下這2篇文章說的可能更清楚:
http://epsport.ccu.edu.tw/epsport/week/show.asp?repno=36&page=1
http://epsport.ccu.edu.tw/epsport/week/show.asp?repno=5&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