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螺絲不是不能收費,但敢該開價一百元的店,一輩子不會去交易,因為老闆估自己時薪價值顯然超過千元,比大學教授還貴.真的到這種店買車,我看過了保固期,補個輪胎工錢要收三百,調個變速千元起跳,頭殼有洞才找這種店買車.
現在大家的共識是服務須不須要付費?我想應該沒有人會不同意是免費的吧!而樓主認為鎖個螺絲需要的價錢是多少的問題?大家都各自解讀了...我只能說: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更多的附加服務換來的是更多的生存空間在一個寡佔的市場是不需要考慮消費者的感受的(例如:中油,)對錯只是一把尺,態度才是尺的刻度呀~~
女王也遇過,騎車到士林,檔泥板的小螺絲掉了,看到同品牌的招牌店,請他鎖一下,50 ntd...本來以為不用錢,對方開口了,就乖乖給,哈哈!!社會環境在變化,不能再用以前人情味想法,要跟著變!搞不好,哪天路上輪胎行打氣,收個 100,也會變成行情
這裡有一個盲點,而且是人類的盲點。人類通常對於未知的領域,會比較崇敬、尊重;可是對於比較能夠理解的範圍,通常都會自以為簡單。我打個比方,在服裝業,只要冠上「設計師」、「最新的版型」、「今年流行元素」,因為一般民眾多半是無知而且無法感覺,對於這些未知領域的解釋,很怕被看破、怕別人覺得自己不懂,所以有時候一件名牌襯衫一萬塊,消費者對於價錢無感而且買的理所當然。可是當到了可能要做修改的時候,袖長150(靠北怎麼那麼貴),縫個釦子也要30元喔(哇靠),衣長要100元(太貴了吧)。對於這個現象,我覺得很有趣,因為這些專業技術反而是容易想像的,阿不就釦子縫上去,阿不就長變短用剪刀剪掉,阿不就怎樣怎樣。阿不就鎖個螺絲也要100如果你不是內行人,還真的可能會被自己的人性誤導。"整台腳踏車的組裝完成"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是比要處於未知的領域,所以一台10萬、20萬,你都買得下去,可是當到了一些可以想像的組裝零件時,就會開始「有感」,鎖個裸絲也要怎樣怎樣。當然有老闆願意用鎖螺絲來賭你的人情,有的老闆不會,你能夠想像一開工就要幫你鎖螺絲,我是出來賺錢的,不是出來只交朋友的。說穿你是出來撿便宜免費的,不是來鎖螺絲的。
純粹以這件事來看,感覺那間車店沒甚麼問題呀,又不是幫樓主維修後才索高價。服務態度跟收費與否是兩碼子的事,但怎麼很多人都混為一談...7-11很多服務都要收費,但還不是鯨吞蠶食掉很多講求「人情味」的雜貨店。那間車店我常經過,有提供免費打氣服務,不過要DIY,我覺得合情合理!
心中已預設了不用給錢、被告知要100會不舒服很合理;但第一家店的收費也沒有不合理。反應都很合理。那所謂「道理」呢?小弟贊同店家在合理的態度、事前說明的原則下酌量收費。只要堅持住品質、做好售後服務並以友善的態度接待客人,我想,這家店並不會因為沒有免費幫不認識的路人打氣,而如樓主所言面臨關店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