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cc wrote:這就讓我覺得是廠商不放車,營造缺貨的狀況,再不斷調漲價格,這就是廠商操弄消費者心理的手段,想想滿差勁的...(恕刪) 重點來了!"你覺得"!請問大大是否有去查證直營點和經銷點的營運方式及庫存方式嗎?
ih17 wrote:他保護了那三人不公佈姓名照片大家是不是也該保護一下這家店呢...(恕刪) 其實嚴格講那三位ABC車友也沒照他店的相片也沒想來發表文章是不是也該講一下...(說不定他們也有一套說法)不過回覆ih17大說的開店就要以和為貴嘛!開店就是要賺錢出來批評人家做什麼勒?人家又沒強牽進你庭院背後還要指責人家跟你協商只為人家轉頭走去別家就上來下這種標題(抱怨文)對啦~大家好好騎車去啦希望不要有這種店家再來PO這種抱怨文
事實上消費者都是被玩弄的一群...價格的掌控是有權有勢的人手上...油價菜價米價甚至Dram價格都可以炒作...自行車炒作也是剛剛好而已...嫌貴就不要買...也是有1千多元的賣場車可以騎....誰叫現在是賣方市場...
我認為五萬元跟10萬元差不多還說的過去畢竟五萬元的車用的大多是2級零件10萬元的車用的大多是1級零件一級跟2級零件價錢就差了一倍所以外行人也好入門車主也好看這2種價錢是比較分辨不出來的此外廠牌知名度也是塑造出高單價的差異例如BMW的一級零件車10幾萬將BMW廠牌除去後剩5萬富豪牌自行車超級V1000新車比如10萬那超級V700裝5-6級零件剩2萬多元但車架看似相同 外行人當然覺的看起來都一樣
如果看的懂財務報表,可以去看看那些自行車廠商究竟是因為毛利率變高很多造成獲利大增,還是毛利率沒什麼差,卻因為營收增加很多而造成獲利大增我們公司也是自行車相關行業,產品售價比起幾年前高出將近一倍但原料進貨成本卻是增加了兩倍多原料不是只有供給給自行車相關行業,就算全自行車行業聯合起來不買他們也可賣其他行業,就算全台灣所有行業不買,還能出口就算禁止出口,新興國家原料搶的哪麼兇,國際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進貨成本降不下來,沒人買只能等著倒閉,根本沒有持續低價賣出的空間台灣自行車熱就算過了,也許訂車不必久等,和車店談折扣變容易,但要售價大跌等幾年後那些新興國家不在國際間大搶原物料看可不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