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雖有完賽但也因車子太多導致比預期的時間多上好大一節殘念武嶺本來就算是個硬仗了車多到不斷的上卡下卡如果是自主的下卡還好三不五時出現須要瞬間脫卡險象環生的狀況常導致瞬間出力過大本已經在臨界的腳也因此抽筋最後連續3公里是只剩下右腳利用卡踏在踩左腳已經因為抽筋完全不能出力一路抽筋到武嶺...
個人也是在當天有上武嶺的選手 ,雖然成績沒有超級賽亞人的水準 ,但是終於也是完賽了 .映像中塞車的問題是過了12 點大集團上來 ,某些車隊或是熱心的親友團的車輛, 拼命的往目的前進而造成的 ,發言躂伐的朋友如果沒有到現場 ,不該這樣的貶低主辦單位及交管的警察 ,為了給大家可以聚集一起挑戰武嶺,當地的員警應該 4點多就開始職勤了,真心的感謝他們的幫忙與主辦.但是如果把這件事 ,當做單車族起步的第一次發聲 與誓師是不是比較正向呢?常久以來每次單車的活動均不見當地的地主出來列席包括本次的比賽也是因為人數爆滿了,才或得地主的一點回應教育局長出來了,比起台北馬拉松的封路封城封高速公路,總統與市長列席,武嶺挑戰賽算是小巫見大巫吧,在幾年前幾個熱心的單位所舉辦的活動都是 200-300 人,多的話500人當出它們在半比賽就跟白吃一樣埋頭苦幹 ,大家為什麼不說這個會賠錢去捐錢給它們嘞?好不容易這次我們單車族有了如此突破性的發展 , 大家應該繼續的給各個主辦的單位加油,而01目前不也正在企劃單車活動嗎,此次的缺點也剛好可以借鏡 ,辦一個萬人大會師.還有大家提到的問題真正是每個人功德心真的要自我要求一下,合歡山那麼漂亮,垃圾竟然丟的下手.不要吧!真的不要讓一些衛道人士有打擊單車族群的機會 .
小白0121 wrote:個人也是在當天有上武...(恕刪) 小弟也覺得多點正面思考與鼓勵是應該的。今年塔塔加跟武嶺我也都參與,但是看到論壇上幾乎的抱怨多於鼓勵.....我雖然對於塞車、交管與人員管制等事項有些不滿,但是也看到了不少令人感謝的地方例如:自主提供補水區資源的水果攤沿路隨處都有為參賽者加油打氣的民眾而且,各車隊的補給也幾乎會對外提供協助,因為計畫好的補給車塞車,無法在預計時間到達翠峰,我跟同事救向其他車隊尋求補給,而擔任補給維修的同事也為其他車隊挑戰者換胎補胎...一個活動,甚至說是運動風氣的漸漸蓬勃,不只是參與者努力就行,周遭大眾的支持,才是長遠的根基吧...
我11點左右從昆陽上武嶺,11點半左右下滑至昆陽,下午2點中巴離開昆陽當然是看到了也碰到了塞車的狀況,我相信許多的小車往武嶺開去,這很多應該都非團體車隊的補給車,我猜想是比較多的個人報名者。團體補給,一台車可以補一堆人個人補給,一台車只補1-4個人塞車的元兇是我們車友自己,慢慢騎不是不可以,但是可以稍微靠右邊大家的體力都會在穩定前進時,碰到慢車而減速,等到左邊有空檔出現再加速超越的小間歇中,被快速的消耗而不自知...只要車友彼此有共識,慢車靠右,超越後靠右,左側盡量讓高速、快速的車友通過相信所有的比賽都會越來越好,也會越來越安全等到您的實力變好,可以騎左邊車道的時候,您也可以更享受比賽的樂趣而不是邊騎心理邊"按",也可以節省一些體力用在對付坡度的變化
我也是當天有上武嶺的選手其實個人覺得塞車導致選手下車牽車或扛車也不過一小段一小段時間上加總不會超過十五分鐘但與平常時間個人去騎武嶺人數一. 二十人來說其實安全太多了為何我會如此說因為本人為了此次比賽事先有去騎過且選擇非假日去結果因無塞車因素所以每輛車的車速都非常快至少50km左右尤其遇到送菜車更是可怕所以與此次大會舉辦的活動相比其實我們是安全太多當然主辦單位還有很多改進空間我們也期許主辦單位能再接再厲讓下次更完善但也希望各位有參賽的選手應該給那些幫忙交管的警察及幕後工作人員肯定及鼓勵
我想單車比賽跟單車活動是要做一下區分比賽是要有一定實力跟水準才夠資格參加兩者定義不太一樣辦活動的單位應該要考慮一下假設.如果.萬一真的.辦種癱瘓道路的活動只是要賺錢相信再多辦幾次以後單車人在路上早晚會變成過街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