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0720 wrote:
小弟知道目前全民瘋單...(恕刪)
比較起來,騎車運動真的不貴。
在自己的能力所及範圍,追求最大的樂趣,不管是體力或花費,每個人條件都是不一樣的。
而價值跟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產品有人買就表示有人認同這個價格的價值。
記得剛參加公司桌球社團時,滿懷興奮帶著文具店買的199元球拍,結果當天就被發球機給欺負了,打回去的球完全不受控制,連前輩也看不下去,走過來說:換一支比較好的吧!幾千元的就可以了。

於是省吃儉用狠下心忍痛花了3,000元(當時月薪十分之一)買了一組日系球拍。

仔細看,也不過是木板跟幾片皮,木板還是三合板。如果以球拍重量跟大小來對照,覺得3,000元真是天價啊。但是換了球拍後,慢慢能把發球機的直球打回想要的位置,並且,也漸漸可以掌握旋球的回擊。

雖然前輩們看過我的球拍,都說:等技術進步,再換好一點。才知道原來3,000元球拍僅僅是入門級。

如果換個「有錢人」的角度想:就像幾百萬開寶馬的感覺,的確具有這個價值(安全、耐用、速度、操控各方面),要花幾十萬買國產車不能達到這些價值,那反而才是亂花錢。
好比當初如果直接入手3,000元的球拍,就不必多花199元的冤枉錢。

所以,車廠及零件廠也都把等級設定好了:休閒級、運動級、業餘級、專業訓練級、比賽競技級。每個人就依據需求跟口袋深度選擇,跟炫耀無關,而是推廣能否確實明瞭並滿足自己的需要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