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自行車價格合理嗎?

消費者本就應爭取該有的權益,這是正常的,無可厚非!而不是一味用酸溜溜的言語,甚麼買不起就不要買啊等言論。
而且,國內各家廠商均缺貨,實在不合理,產量世界級的各家廠商竟然不約而同一起缺貨,一起漲價!
令人納悶!
我是消費者,我有權發表符合消費權益的言論!
自行車價格當然不合理丫

請看:

一篇有趣的文章



連署拒無理漲價

羅傑0000

文章編號: 6409764
文章日期: 2008-06-01 23:03
發送私人訊息 引用連結 載入圖片
▲ ▼ »70
這波自行車車價的調漲真的很誇張...雖然原物料在漲大家都知道,但是自行車廠真的需要漲那麼多嗎?

小弟有一位在某大自行車廠擔任研發人員的朋友才透露,它們公司在調漲車價前毛利是約27%,但是在這波調漲之後,毛利竟然提高到約30%....。

他當時在公司的內部會議看到這個數字,也曾提出來問說,那這波調漲就不只是反應製造成本的增加而已啊,公司反而還比過去多賺3%?!!

它的高層回答是,當然要趁著這一波國內萬物齊漲的風潮,調整售價,而且搭這趟漲價順風車,誰能夠精算我們有沒有從中獲得更大利潤?

我聽到這件事真是啞口無言.....

自行車廠看中了現在的單車風潮,搭配漲價風的好藉口,擺明了要挖台灣人越來越扁的口袋...真是@#$%︿&(




與其說不合理倒不如說是台灣人搞錯定位!!

腳踏車店裡擺的那些車 大部分都要15000以上
這種車買來幹麻?平常上班代步? 歐巴桑上市場買菜?還是減肥用的健身器材?
就個人認為 要做這些事情......去牽賣場車就綽綽有餘了

不論是登山車或公路車 只要配備有一定水準
我認為就算是"專業級"的運動(競技)用品
就跟武士手上拿的刀一樣
簡單的說"如果沒那個好腿力 就別浪費錢"

當然有些人財力雄厚 可以買個幾十萬的車當作擺飾品掛在家中 偶爾牽出去"散步"
這都沒話講 畢竟那是個人努力得來的成就 就跟好野人手上的鑽戒象徵身分地位一樣

賣廠車 跑不快就算了
好車跑不快 爬不高 可是會哭的(暗自啜泣的單車)
沒錯!所謂毛利27%,乃廠商官方說法,事實仍存疑?消費者永遠無法正確得知廠商的本益比,任由宰割,最為不幸!
我確實主張單車愛好朋友應團結,不僅在廠商價格上,在路權、設施均希望政府再加強,但有待大家一起努力發聲,權利與福利得大家一起努力爭取!
支持樓上的言論!加油!
我倒覺得自行車的一些周邊產品配件之類的,那才算是真正暴利,前後燈.座墊袋.手套.安全帽.車衣褲.車鞋.踏板
真是有夠貴的,打折後還是貴.
chunyu1983220 wrote:
與其說不合理倒不如說...(恕刪)


呵呵~~ 小弟正是買萬元車來代步上、下班的
平日下班沒事還會去練腳力 (平均一日20km)
目前速度已經突破50.4km/h(最快)

登山車+寬胎~~目前努力突破60km/h



買車看個人吧
又不是G/M車系全部都是萬把塊

便宜的車也還是有一堆的

Beautiful life comes from every shot
G M 的價格本來就比較貴 因為廣告費用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所以應該考慮不買
在商言商
難得的景氣吹到單車

不趁此時狠撈一筆
更待何時呢

A坡two wrote:
小弟有一位在某大自行車廠擔任研發人員的朋友才透露,它們公司在調漲車價前毛利是約27%,但是在這波調漲之後,毛利竟然提高到約30%....。
他當時在公司的內部會議看到這個數字,也曾提出來問說,那這波調漲就不只是反應製造成本的增加而已啊,公司反而還比過去多賺3%?!!
它的高層回答是,當然要趁著這一波國內萬物齊漲的風潮,調整售價,而且搭這趟漲價順風車,誰能夠精算我們有沒有從中獲得更大利潤?
我聽到這件事真是啞口無言.....
自行車廠看中了現在的單車風潮,搭配漲價風的好藉口,擺明了要挖台灣人越來越扁的口袋...真是@#$%︿&(

自行車廠毛利就30%到車店又被賺一筆,請問到消費者是算什麼????...(恕刪)



一般製造業損益表結構如下:
銷貨收入-銷貨成本=毛利
毛利-銷售及管理費用+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稅前淨利
稅前淨利-所得稅費用=稅後淨利

所以自行車廠毛利如果是30%,不代表他能夠全部賺到,還要看他的銷售及管理費用多或是少

一般來說銷售及管理費用是包括廣告費,店面人員薪資,店租,店面水電費等等

營業外收入包括銀行利息所得,匯兌收益等等
營業外支出包括跟銀行借款利息支出,匯兌損失等等

所以一家公司賺不賺錢不能完全看毛利,假設他廣告打很大,員工薪資很高,店面租金很貴,那也不見得能賺很多

再來,巨大不等於台灣捷安特,"這是兩家不同公司"
台灣捷安特是買賣業,巨大是製造業
台灣捷安特向巨大購買腳踏車,然後再出售
所以光看巨大的毛利率是不準確的

因為巨大的收入來源主要對象都是SCOOT,TREK,歐洲捷安特,美國捷安特等
巨大出售腳踏車給台灣捷安特的量是很少的(相對其他地區)

所以如果要看台灣當地腳踏車的毛利的話,
要另外看巨大對台灣捷安特的銷貨毛利是多少,這樣才會比較準確
因為巨大銷售給歐洲捷安特或是TREK的毛利可能會和賣給台灣捷安特的毛利不一樣



因為國內單車熱,很多零件商趁機大撈一筆,就是因為叫做「尊重市場機制」,確變為「亂無機制」,愛賣多少就賣多少,有國內自行車大廠的安全帽,也委託加工,套上自己品牌,多賣上幾倍價錢,其實材料成本很低,新莊就有工廠,問問就知道。
唉!消費者就是冤大頭,無奈!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