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
一篇有趣的文章
連署拒無理漲價
羅傑0000
文章編號: 6409764
文章日期: 2008-06-01 23:03
發送私人訊息 引用連結 載入圖片
▲ ▼ »70
這波自行車車價的調漲真的很誇張...雖然原物料在漲大家都知道,但是自行車廠真的需要漲那麼多嗎?
小弟有一位在某大自行車廠擔任研發人員的朋友才透露,它們公司在調漲車價前毛利是約27%,但是在這波調漲之後,毛利竟然提高到約30%....。
他當時在公司的內部會議看到這個數字,也曾提出來問說,那這波調漲就不只是反應製造成本的增加而已啊,公司反而還比過去多賺3%?!!
它的高層回答是,當然要趁著這一波國內萬物齊漲的風潮,調整售價,而且搭這趟漲價順風車,誰能夠精算我們有沒有從中獲得更大利潤?
我聽到這件事真是啞口無言.....
自行車廠看中了現在的單車風潮,搭配漲價風的好藉口,擺明了要挖台灣人越來越扁的口袋...真是@#$%︿&(
我確實主張單車愛好朋友應團結,不僅在廠商價格上,在路權、設施均希望政府再加強,但有待大家一起努力發聲,權利與福利得大家一起努力爭取!
支持樓上的言論!加油!
A坡two wrote:
小弟有一位在某大自行車廠擔任研發人員的朋友才透露,它們公司在調漲車價前毛利是約27%,但是在這波調漲之後,毛利竟然提高到約30%....。
他當時在公司的內部會議看到這個數字,也曾提出來問說,那這波調漲就不只是反應製造成本的增加而已啊,公司反而還比過去多賺3%?!!
它的高層回答是,當然要趁著這一波國內萬物齊漲的風潮,調整售價,而且搭這趟漲價順風車,誰能夠精算我們有沒有從中獲得更大利潤?
我聽到這件事真是啞口無言.....
自行車廠看中了現在的單車風潮,搭配漲價風的好藉口,擺明了要挖台灣人越來越扁的口袋...真是@#$%︿&(
自行車廠毛利就30%到車店又被賺一筆,請問到消費者是算什麼????...(恕刪)
一般製造業損益表結構如下:
銷貨收入-銷貨成本=毛利
毛利-銷售及管理費用+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稅前淨利
稅前淨利-所得稅費用=稅後淨利
所以自行車廠毛利如果是30%,不代表他能夠全部賺到,還要看他的銷售及管理費用多或是少
一般來說銷售及管理費用是包括廣告費,店面人員薪資,店租,店面水電費等等
營業外收入包括銀行利息所得,匯兌收益等等
營業外支出包括跟銀行借款利息支出,匯兌損失等等
所以一家公司賺不賺錢不能完全看毛利,假設他廣告打很大,員工薪資很高,店面租金很貴,那也不見得能賺很多
再來,巨大不等於台灣捷安特,"這是兩家不同公司"
台灣捷安特是買賣業,巨大是製造業
台灣捷安特向巨大購買腳踏車,然後再出售
所以光看巨大的毛利率是不準確的
因為巨大的收入來源主要對象都是SCOOT,TREK,歐洲捷安特,美國捷安特等
巨大出售腳踏車給台灣捷安特的量是很少的(相對其他地區)
所以如果要看台灣當地腳踏車的毛利的話,
要另外看巨大對台灣捷安特的銷貨毛利是多少,這樣才會比較準確
因為巨大銷售給歐洲捷安特或是TREK的毛利可能會和賣給台灣捷安特的毛利不一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