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llings wrote:我也搞不懂你的重點在...(恕刪) 對不起!學歷不好文筆差需要磨練我寫得讓大家看不懂應該要回去檢討一下不過他看不懂也沒看到論點在哪?他目的是什麼?有誰能幫忙解釋一下嗎?我不了解
Lanxlot5475 wrote:沒有任何用意,單純說...(恕刪) 大概是我把各項細節都散落在討論串內,所以您沒有注意到,我前面確實有提到這種騎姿可能遭遇到的限制因子,運用肌群我可能前篇題的比較多,這篇就沒有特別挑文章出來引用。長短腳的問題我前述已經說了我的想法,另外打個比喻,我現在做的像是宣導健康養生法,您卻帶了一個病患要我治療他。我請您帶他去看醫生(Fitter)沒什麼不對吧?至於砲,我其實滿認真寫這些東西的,不太想因為情緒性的言詞破壞這篇的本意,從這串我也收到不少人的個人感想,這是我自己私心期待的東西。但是不論哪方面的意見,都讓我受益良多。LionP.S.對於Retul Fitting有興趣的,我引用如下。所以有了Retül專業資格認證. 但沒有3D動態攝錄鏡頭.將不能提供準確的Retül Bike Fitting. 因為Fitter沒辦法有效提供數據給客人.所以如希望找尋擁有Retül專用器材的fitter進行專業Fitting. 可以到以下官方網址查詢.https://www.retul.com/find-a-fitter/
Byronlau wrote:請問一般量度落差是量...(恕刪) 說實在這記錄用途,只要你固定你自己的量測基準點就好。我的話是固定量測座墊中心和地面距離-平把位的上端和地面距離。必要的話再量測一個STI跟地面距離這樣。至於你提出的這個方法當然可用,數字上看起來比較好看。XD
Lionlin wrote:說實在這記錄用途,只...(恕刪) 因為我在聽店員說是量度至龍頭的中間位置! 我沒有這方面的頭緒! 看到比賽的選手一般也介乎10cm至12cm落差,我也很想知道有沒有一個官方的解說
Byronlau wrote:因為我在聽店員說是量...(恕刪) .落差還真的沒啥定論,通常Retul的上把位軀幹(髖和肩甲骨關節的連線)跟水平夾角建議值在40-50度,牽涉到軀幹長度跟手長。如果你的後方肌肉柔軟度不夠,趴不下去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