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的你,並不需要用"有些事你不做,以後就沒機會做了"來當作理由,課業固然重要,但與家人溝通更重要。題外話上,大學後的我,大量接觸流浪人的觀念,一度也認為自己注定要去流浪,但社會廣泛的價值並不會給我太多機會或是正向的鼓勵,當我用我大學打工賺來的錢買了第一輛單車(價值約台幣8000左右)當時候騎單車旅行並不流行,但也是那時候種下這美好的種子,而且是一種堅定的信念,不只是騎單車單純的事,而是自己對於旅行流浪是一種嚮往,當然與父母也是經過一番溝通才得到彼此的信任,我的旅行才能得與順利成行。
以上有很多網友們提共的意見,畢竟還是請你以課業為重,也不必太灰心,當你進大學後,依然能做你喜愛的事,只要你堅定信念。
"有些事你不做,以後就沒機會做了"當我出社會後才會有深刻的感受,建議你可以去看看林懷民老師的著作《趁著年輕去流浪》,車子的好壞並不會影響你成長的好與壞,但流浪可以使你增長你的內涵與深度,年輕的流浪成為你一生的養分。
這是我個人淺見。

http://sammi601137.pixnet.net/blog
但我並不是要你買多好的車,也不是要你荒廢學業,只要有計劃,喜歡就帶回家!
畢竟你與父母的約定,而你真努力打工做到了,
如同有人問我,環島要騎那一種車,我回答說:兩個輪子能順利轉動就可以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