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高價的單車安全帽,究竟在貴什麼?

大嘴盧魚 wrote:
說起來本來就很可笑....(恕刪)


哈 我跟你的想法滿像的~

腳踏車有些東西真的貴過頭了....

安全帽我覺得就是一種= =~

材質相同的摩托車安全帽...材料用的比較少~

卻反而比較便宜~

安全性絕對優於腳踏車的~

透風性~是一定沒腳踏車安全帽的好...(說難聽點 不過是多挖幾個洞XD)

有些版友提到設計要錢...難道機車的就不用= =

機車安全帽還要大片塗裝哩...鏡片等等

這是我外行人的看法辣~ 說不定腳踏車安全帽 內藏很多艱難的設計~

還要請專業人事分享一下= =~

OK, 我特地上網針就這個話題做了些功課.加上我自己不久前摔車進了急診, 連安全帽都撞裂了.
所以也特別對安全帽的安全性做了些研究.

以下結果可能顛覆你的想法, 不過我不是專家, 我只是整合一些讀來的資訊. 你若不同意聽聽就好.
首先我要抱歉我的引用資料都來自美國, 所以都以美規論. 另外這段討論只就安全而言, 無關乎舒適, 風阻或時尚.
最重的是, 這只是我綜合資料後的個人心得, 有些也許是錯的

1. 安全帽之耐撞性與價錢無關. 二十美元的產品與二百美元是一樣的.
請參考美國自行車安全協會網站: http://www.bhsi.org
該協會推鑒的是 25 美金 Bell 的頭盔 – 這是在超市和大賣場都可以買到的便宜貨.

2. 最好是圓的 ( 容我下面再詳細解釋 )

3. 透氣孔越少越好 – 孔越大越多表示保護層越少.

4. 越貴的產品 通常反而安全性越差. 理由如下:

- 因為它材質輕, 保護層較薄. (除非採用高密度樹脂, 可是如此又增加重量)
- 因為它以風阻系數為考量, 所以不是圓的.
- 因為它的通風孔較多較大

高價位產品所著重的是輕, 薄, 透風, 低風阻 和時尚. 這裏面除了時尚其它都跟安全唱反調.

最後談為什麼要越圓越好: (您可以參考我在另一版的討論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3&t=1080814&p=5)

單車意外顱內出血的原因有兩種 1. 直接撞擊 2. 頸部劇烈扭轉 (Rotational Injury)
請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Bike_helmets

安全帽只能保護直接撞擊. 對於頸部劇烈扭轉的腦傷害不但無助, 反而更糟. 你可以上 Google 打入 “rotational brain injury”搜尋.

基本上那是身體猛然劇烈扭轉, 而頭部沒有跟著扭轉, 所造成腦膜移位或腦血管斷裂. 它的副傷害是脊稚斷裂.

當你戴上安全帽時, 你的頭圍跟著增加, 如果安全帽後端是有尾椎而突出的 (為風阻而設計), 那你就有可能在翻滾的時候因為安全帽被地物卡住而沒有跟著翻轉. 結果就是頸部劇烈扭轉而頭不轉.

比方你滾瓶子. 瓶蓋因為比瓶身小. 它會毫無阻礙. 如果你把瓶蓋加大到瓶身的呎吋(如同戴了圓的安全帽) 它會開始遭遇阻力. 如果你把瓶蓋加大並加上突出物. 它的滾動會受到嚴重阻礙. 全罩式安全帽因為卡在肩上等於頭身一體, 在翻滾的時候不會產生這個問題.

我三個月前經歷過這樣的意外, 所以知道當你頭撞地的時候, 安全帽雖然保住你的命. 但是你的問題只解决了一半. 後面接著來的翻滾, 安全帽不但亳無助益, 甚至會造成更大傷害 – 這不是我危言聳聽, 英文版的維基百科寫得很清楚. 請打入 “Bike Helmet” 捜尋, 到頁後, 可以直接跳到 “Rotational Injury” 的部份.

我個人的意外就是頭部直接撞地, 撞裂了有突尾式的安全帽 (幸好), 然後往山坡下翻滾. 我清楚而震撼的領教到頸部和頭部因而承受到的扭力. 我的身体在翻滾, 但是頭並沒有同部翻滾. 每轉到頭盔尾部突出部撞擊地面的時候, 我的頸椎就會被用力扯一下. 幸好我除了肩骨斷裂,頸部扭傷和輕微腦震盪之外顱內和脊椎沒有受傷.事發地在美西山裏. 直升機和救護車也都叫來了. 幾週前, 同一登山車跳台又發生類似意外, 結果一位女騎士不幸斷了脊椎.

很抱歉這篇 Posting 的後段有些離題, 只希望大家都知道 你那頂 "很貴" 的安全帽也許不如你想的那麼安全. 個人謹慎小心比安全帽的保謢更重要.
大嘴盧魚 wrote:
2. 最好是圓的 ( 容我下面再詳細解釋 )
3. 透氣孔越少越好 – 孔越大越多表示保護層越少.

這樣子...
不知道直排輪的安全帽是否可用?

沒注意過,不知道它的價位如何?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樓上的資料,以前就有看過類似的,但是如果只要安全的安全帽,直接買全罩式的就好了.

貴的安全帽廣告裡也沒看到寫比500的安全帽硬.

我想買的是通風,舒適跟外觀,至於安全總比沒戴的好.
一般人選購安全帽時,往往把通風與外型放在最重要的優先次序。其實根據國外專業機構的測試,一般有簡單6、7個通風孔的入門安全帽,都已經足夠符合使用,不至於會有太悶熱的感覺。至於那些通風孔誇張地[遍布]帽體上、看起來簡直是外星人遺忘在地球上的進階比賽帽,通風效果其實已經遠遠超過實際需求許多,一般使用者無需盲目追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通風孔的太大太多難免會減損帽子的吸震係數與安全性能,開孔越多越大,外形越搶眼的安全帽設計,通常需要更好的內襯吸震材質來補償強度,否則在安全性能上,反而不如設計簡單、價格實惠的入門帽。所以千萬別以為帽子越貴,安全性越高。理論上最安全的外觀設計應該是要像顆圓滾滾的蛋形,然後有幾個簡單小小的通風孔就可以了,就連號稱有空氣力學效果的[鴨尾巴]設計都會影響安全性,應該省去,不過像這樣[古典]的設計大概會因沒人欣賞而滯銷吧?

當然,對大多單車人來說,安全帽已經不單純是一種安全配備而已,而是一種風格、品味、與流行的表徵。如果炫酷的外觀設計能讓更多人樂意戴帽,那追求時髦流行也不失為一種有意義的俗氣吧?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香酥雞 巴比Q 大大
您的個人LOGO髮型 ,自行車安全帽戴的下去嗎?
好奇中...
從我這門外漢來看貴跟便宜的除了造型,結構材質及透氣的差異外.就是心態的問題囉.貴的就是比較好..進口車貴,限量版的產品貴,手工打造的也貴..就是貴在"與眾不同".戴安全帽真的安全嗎..也沒看過安全帽裡面有安全氣囊的設計.撞到了都一樣吧.我是買家x福的..300找一塊.買貴買便宜,自己開心就好.
renhung wrote:
香酥雞 巴比Q 大大
您的個人LOGO髮型 ,自行車安全帽戴的下去嗎?

那個是日本藝人的照片啦XD
我騎VENZO 2017,還好沒被人說過它是山寨車
安全帽簡單說就是保護騎士的頭部 , 美觀是後來商人加上去的 , 還是宣導一下騎車戴安全帽啦 !
以下是個人發表關於車帽的一些簡介 .
333.3 meter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