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高雄市、台北市區腳踏車道超級比一比(2009)

flynote wrote:
立法院隸屬中央,與地方無關。
不過,中央機關還是不要到處移動或相距太遠比較好。
要知道所有的行政費用都是全民買單,沒必要讓政府有明目亂花納稅錢。

那麼, 不是中央機關, 主要給國際展覽用的南港展覽館, 應該蓋在距離國際機場更近的桃園才對
蓋在桃園, 除了距離新竹科學園區夠近之外, 也可以刺激桃園當地發展
台北已經發展的過頭了, 不需再蓋一個南港展覽館

未來會有機場捷運線, 因此台北人要到桃園參加這個展覽, 也是很方便

flynote wrote:
呵呵,這個我之前有查過維基百科,應該算是都發計畫失敗,因為當時希望中永和作為北市的衛星「花園城市」,所以道路蜿蜒曲折,結果人口增長超乎預期,大量住戶湧入拼命建設,結果就變成現今的狀況,詳情請查維基。

這是失敗的都市計劃了, 不能怪到太早開發
要搞花園城市, 得要限高, 譬如只最多只能蓋2~3F
沒有這些配套措施, 只把道路規劃成這樣,
這怪當時的執政者太沒眼光

回頭來講現在的狀況
南勢角捷運上面蓋個又高又大的南方之心, 住戶1000, 周圍狹窄的道路
悲劇已經發生了, 中永和還是一直在蓋高樓
這只會讓交通更惡化, 不知現在執政者在想什麼?
仁愛路底:

台北市政府自己舉辦的元宵節燈會在仁愛路底與市政府場,卻沒有做汽車交管,讓穿越需求汽車穿越會場,動用大批警力、義警、工讀生大都在趕去賞燈的遊客趕快走路,不是敢汽車。

凸顯出市政府無理頭的市區交通政策。

大家都會有小孩、老年家人,都有可能是輪椅家庭。為何台北市不把街道搞好,方便輪椅族使用街道呢?以前搞過不少無障礙街道。現在單車潮帶來龐大的壓力,兩輪單車會把台北市街道壓平,造福輪椅族嗎?






台北市已經是個標準的老人城市,本來該平整的市區道路卻是到處高差、坑坑洞洞,老人利用街道等於在接受台北市政府的折磨。何時可以把街道搞平整呢?兩輪單車的力量可以讓台北市政府讓台北街頭躺平嗎?
flynote wrote:
我要說的正是這個,利用人行道規畫單車道,北高兩市相較之下,對高市而言是較容易的,北市有許多困難需排除。
不知對高雄市容易是如何個易法?對台北市困難又是如何個難法?小弟願聞其詳~~願大大能替小弟解惑
是說高雄市杳無人煙,市區一片空白的從頭規畫易?
台北市人口多如牛毛繁榮無比,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難法嗎?
假如是以此立論,高雄市目前佔用人行道的情況比比皆是
想要清除這些路霸難如登天,稱為城市的惡瘤也不為過
但反觀台北市說趕就趕,該罰就罰,施鐵腕換得大家清靜生活空間
不知這兩者的難易程度相比又如何?
世事難,萬事難,世事易,萬事易,皆存乎一心
為政亦如是
有心則何難事之有?無心亦復有何事易?差別唯一心而已.......
flynote wrote:
減速舖面根本就是胡扯,許多路面在單車尚未風行之前就鋪設好了,
目前多是急就章的直接畫上白線與標示,就宣稱路線做好了,根本是為了搶政績。
不知道大大此言何所指?假如指的是高雄市,那小弟只能說大大失之於遠觀未能近察
高雄的自行車道也許仍有許多的缺陷亟待改善
但整體的大方向及理念小弟認為可不是隨便搞搞的
所謂綱舉目張,大方向對了,內容可以細細修正
之前有大大提到在高雄市的自行車道騎車不舒服
建國路愛河自行車道是泥沙,那正是之前規畫用連續磚鋪面的自行車道翻新工程
原來的鋪面不適合騎車,為人詬病,所以換成新的柏油鋪面
整個龐大的自行車道公共工程規劃及施工,要做到百分百完美本就是緣木求魚
但有缺點馬上改進,慢慢針對細節修正才能有最後完美的結果啊
高雄的自行車大大部分都是真刀實槍一磚一瓦建設而來的,絕少大大所謂的畫上線就宣稱做好了
甚至很多是配合捷運施工,路面改造,等等不同情況趁機施作完成的
更多的是拆去鐵道周邊或拓寬原有的人行道
再加上縮減汽車道才讓目前高雄市擁有這麼多讓人欣羨的自行車道的
成事甚難,譏諷甚易,未明察而以一己之思妄下定論更為不智
假如要期望完美自行車道,我想即使去世界自行車之都的阿姆斯特丹去騎腳踏車
也照樣能挑出一大堆的毛病的
至於北兩市之比較,也有大大提出「兩個城市完全不同的情況、人口.......如何相提並論」
以此前提,試問要如何在全世界找出兩個條件完全一致的城市來相比??
此說一出,甚麼城市評比,排名都不用做了,這樣像話嗎?
樓主是很單純的將兩個城市的執政團隊對於自行車道的建構禮念及出發點來作比較
無所謂好與不好之分,只是做出來的結果,影響了兩個城市所有用路人的便利及安全
說實話,台北市的自行車道我從來也不曾去騎過
所以小弟也不妄加批評,但是高雄市的自行車道小弟可是熟得不得了的
對於兩地,小弟其實也都有著故鄉一般的感情,畢竟小弟也曾住在台北超過十多年的時間
但假如只本著自己的本位主義,敝帚自珍,只會批評對方
相信是不會有真正的好結論出現的,只不過一大堆人在這裡自說自話罷了
書言殊言~http://tw.myblog.yahoo.com/assissi-kaohsiung
mas3751 wrote:
捷運淡水線路線上的「公園」可以騎單車而已...(恕刪)


真的有轉運用的單車道。開通時就有。

明德站道奇岩站現況。取石牌站為例。這個捷運下方的線形公園本來有單車道。前幾年加了鄰里公園近來,變成當地老人天堂與菲律賓、印尼看護交流的地方。老人利用這些公園頻率很高,卻不見市政府或捷運公司把人行道與汽車道銜接處弄平整。

原有的單車道被誰畫了禁止單車行進、路邊標示進行機車,捷運局還有設立腳踏車道的路標。

人行道、腳踏車道下到車道是15公分的高差,走斑馬線過馬路。現在看到的凹凸不平、小小的會讓輪椅族翻車的人行道斜坡是前幾年無障礙空間,一堆市議員搶攻(功)的成果,不是為單車族設計的。

按照高雄市的標準,這些轉彎處的人行道與汽車道銜接要整個轉角灣都是斜平的坡角(台北市還有不少會讓單車倒栽的圓弧下坡)且平整無障礙。這標準對台北市來說簡直是天堂規格。








台北市是個標準的老人城市了。老人利用台北街頭何時可以快快樂樂像高雄市街道那樣呢?



台北市65歲以上人口占11.96% 歷年最高

--------------------------------------------------------------------------------

【大紀元4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二日電)台北市主計處今天公布最新統計資料,六十五歲以上老人逐年增加,2007年底三十一萬餘人,占全市人口百分之十一點九六,為歷年來最高,資料統計顯示,北市老人福利政策愈來愈形重要。


北市2007年底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有三十一萬四千五百一十五人,較2006年底增加八千零八十二人,增加了百分之二點六四,全市老年人口比率百分之十一點九六,老化指數為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除以未滿十五歲人口,再乘以一百%,算出的北市人口老化指數為百分之七十四點四三。
主計處指出,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北市民平均壽命增加,人口結構老化逐年顯著,老年生活品質益受重視,為提升資深市民的生活福祉,北市府積極辦理各項老人福利服務與措施。

主計處表示,市府在老人生活照顧方面,2007年提供老人居家在宅服務十九萬三千六百零七人次、日間照顧服務四萬一千零三十八人次。

主計處指出,在老人福利服務方面,北市2007年全年敬老禮金發放人數計有二十二萬兩千一百二十人、敬老活動參加共七千兩百二十九人次;2007年底老人志願服務團隊十四個,老人志願服務人數九百一十七人。
assissi wrote:
想要清除這些路霸難如登天,稱為城市的惡瘤也不為過...(恕刪)


高雄市中山路怎麼搞定這個?我也很好奇。

寬大的腳踏車/人行道,沒什麼違規停車的汽車。(只發現兩處汽車違規,一處店家卸貨、一處電玩店與舞廳)

這種場景在台北應該會被汽車違規停車塞爆(十米寬、平整人行道可以前後相嚕停放汽車(4.2米長)還有一公尺可以讓行人、腳踏車穿越的說,台北人擠習慣了,40公分就可以穿越了:)


我來說說近幾年住台北看到的狀況吧

內湖/信義/中永和等新興規劃區

前面幾位回文的都提過
本來是荒煙蔓草

那就對了
為何荒煙漫草規劃後
會變成如今的窘境??

看看內湖
有不塞車的時候嗎?
好像也沒有

信義區 世貿附近
那是甚麼路阿
尤其信義路 我看每天都會被告吧 還是國賠
雖然不想扯政治 不過我真想吐槽黃大洲跟馬英九德政

中永和....
這就不用說了 一進去好像進八卦陣一樣

井字規劃不懂嗎?
高雄市我也待過幾年

一條中山路橫貫
一心 二聖 三多 四維 五福 六和 七賢 八德 九如 十全
高雄市民應該不需要papaga 跟gps吧....

台北市信義路一進信義商圈就單行道
仁愛路也是
還有道路的綠化呢?

一到夏天行人就算不走路都很熱..XD
雖然高雄也很熱 不過台北可是悶熱..

不用比腳踏車道
在比下去 機車道也要來比了

每次上班到內湖 都跟頭D一樣 走水溝蓋....
超好笑 汽車跟機車爭道 機車只好亂鑽
一到下雨天 水溝蓋絕對超滑 根本就是在搏命....
沒想到人稱科技新貴的內科上班族每天都在上演搏命劇情.....

道路坑洞多 路面積水 汽機車並行就知道糗了
機車騎士不是該死....而是北縣市政府德政該死

台北市有台灣1/3人口吧我想...
痛苦人口我看這裡也最多....

步調緊湊不打緊 還有危機重重....
台北市政府最新統計數字
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NWF_TreeN.asp

97年底,老人人口(65歲以上)站總人口數(262萬)12.31%。老人指數79.13。是十年前(9.22%、45.43)的老化增加速度的1.6倍。台北市老得真快咧~(馬英九當市長期間少了30萬人口,主要原因豪宅化讓台北房價翻了三翻,公寓一坪百萬行情普及化。台北市社會人口近十年變動常數230K+-10K左右)(更新日期:02/10/2009 16:01:32)


chin11072002 wrote:
高雄市中山路怎麼搞定這個?我也很好奇。
也沒甚麼撇步啊....不就拖吊罰錢唄.....
不過高雄市的車友也出了不少力啦
我本身就在領隊往機場咖啡的途中
多次停車下來打電話請拖吊車前來
不開玩笑,二十多個車友大家一起等喔!!
博愛路也是一樣啦,大家拼命打電話,當然,市府也盡力配合才有今天的淨空啦~~
書言殊言~http://tw.myblog.yahoo.com/assissi-kaohsiung
chin11072002 wrote:
左邊是高雄市地圖。右邊市台北市地圖。台北市被馬英九翻轉軸線、高雄市有了十字地鐵路線,兩個城市的風水越來越像,帝王命盤更是一個樣。



我比完了。

回到前面提到的高雄市、台北市風水...

高雄市中山路-博愛路用陸橋把高雄車站壓扁了,讓高鐵左營站取代台鐵高雄站的地位。這條南北縱貫線市區大道北端接納台灣北方人氣。南端小港機場接納國外人士。中正路東邊讓高屏人士進場,西端港口吐納貨櫃輪船。

台北市的仁愛路連接東起市政府、西接總統府。敦化路南街基隆路中永和吐納衛星城市車流,北降松山機場國內飛機。

台北市、高雄市在2008/12月的地圖同時出現十字型腳踏車道路網,是天命,絕非偶然。

(這個結論很爛吧?傷了台北人的優越感,台北車友別K我,原諒我這位台灣通通是我家的台北人~~)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寫自己的故事,笑跟淚都是需要的而且每年冬天都會過去春天都會來~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