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今天聯合晚報--有關自行車煞車問題

這應該沒什麼好爭論的,煞車右邊安全還是左邊安全,真的用不習慣去車行改一下就好了啊?主要是個人養成良好的使用煞車習慣吧?不要一次壓到鎖死,兩邊一起煞應該就沒有問題了啊.....會不會過一陣子有人在路邊靠右邊走路被車撞倒,媒體又要探討靠左走還是靠右走才對了呢?雖然以前被教育的觀念是行人要靠右走....但我一直以為行人在馬路邊行走應該要靠左走才安全(這樣才看的到車子會不會朝著你衝過來,靠右走如果被車子從後方撞到連是誰幹的都不知道.......而且應該也可以稍微防止被從身後機車搶劫
㊣三重YA騎團㊣-精神同在組
小生也來說理一下,人或是動物在受驚嚇時所反應的事情是很難評估的,因此在煞車瞬間前輪鎖死是一定翻車的,那麼現在分析自己平常騎單車時如果有意外狀況發生時會一股腦就按煞車到底,那麼就請將前煞煞車設定為按到底鎖死,後煞可以設定按一半鎖死,然後試看看兩手按力量比例假想緊急狀況時單車會向前翻嗎?試幾次調整就能抓到自己的驚嚇煞車比例.那左前右後就不是重點的,參考一下
黃麥 wrote:
小生也來說理一下,人...(恕刪)

沒錯 不想番車 就是用這種原理 人一緊張 就會按很大力 而是兩手 所以前煞調鬆是對
跟機車原理無關 何況一班民眾不懂正確煞車!
最好是去叫 Shimano 以後只出 "左前右後" 的煞車啦
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車手自己選擇的

http://www.chainreactioncycles.com/Kits.aspx?ModelID=24579

以Shimano 前煞為例
都是可選左手或是右手

看上面有些人的討論
真的是很好笑

自己習慣問題
有什麼好吵的啊
我都是兩隻手一起煞
還是依個人習慣自己去適應
重點是速度自己要去控制
大家確定機車緊急煞車時,是應該煞後輪?

怎麼我學到的是應該煞前輪,因為後輪煞死造成後輪打滑後,不容易保持平衡,較容易摔倒。前輪咬死時,只要大腿和膝蓋夾緊油箱(我以前是騎打檔車),反而不易摔車。

汽車換新輪胎要放在後輪,以及汽機車的煞車,都是前煞的力道為主,都是為了避免後輪咬死或失去抓地力,造成後輪打滑失控。故意要甩尾的除外。
space123 wrote:
真搞不懂我家有一台3...(恕刪)

可是我家以前有一部比你家更早的老單車,(40多年前)
那是我祖父很久以前騎去送貨用的,
它就是右後煞耶!(因為我小時候有偷騎過)
那這要怎麼說呢?
suhumi wrote:
這裡面有太多錯誤的認...(恕刪)



同這位大大的看法+1。如果再加上
,緊急煞車或下坡煞車時,將身體的重心高度降低並後移,應該可以避免更多事故的發生。

事前練習很重要,也很有效果。對我的家人,我都會向他們作如上的要點說明,並要求實地演練,因為只要是"車"都會碰到緊急煞車的需要,不是嗎?
go GO BIKE
其實最重要的是客制化

不只是左右

會不會前空翻和車身幾何 , 煞車調教 , 行程 , 避震全部有關

你知道要調教一部車的煞車要多久

答案是1~2小時

首 先要調好車身幾何 , 懸吊的硬度及回彈 , 慢速壓縮量

然後煞車皮及輪胎至少要100KM的磨開

煞把定位到 下意識猛拉時是抓到兩指

接者找一個緩下坡以20KM速度急煞

如果會向前有翻的趨勢

就要調弱前煞( 用可調力距煞把或是煞車皮開溝 )

如果後面會打滑就要調弱後煞

調到用兩指前後同時全力制動時不打滑 後輪不離地

但有人一定會說

那這樣不是會煞不住

但煞不住比前空翻好

因為26"的輪胎加鋼圈當保險桿的吸收力比身體直接撞好多了(車壞總比人壞好)

而且這是用來防意外

如果是像大下坡這種預知的

當然會移動身體重心及換手的位置以三指來拉

一樣可以達到最大制動

那要更強要如何

一換用防捬衝前叉(有低縮壓縮或是踩踏系統的前叉)

這樣可以增加增強前煞的空間

二是使用更好的後胎

這樣可以增加增強後煞的空間

三是用有者更好幾何的車架,但穩定和速度會是互相抵觸的設定

像柏油路

就可考慮用馬牌1.3(前) Maxxis 1.75(後)

然後使用XTR級四連桿V煞配KS煞皮(非四連桿系統的煞車力會隨時間變動 , 得常常調 )

煞把用AVID三段力距可調

或是用XT級以上油碟

這樣子在設定上就可以大幅避免前空翻的問題

只是現在車行都不這樣做了

PS.不過如果換過胎 , 調過避震或是體重變太多都得要重調
連剎車的方向都要管 不就2個煞車把而已
習慣一下就好了 為何不強制要求夜間騎時要加裝前後燈

如果要求出廠時要裝馬表.後視鏡.一些有的沒的那不如像汽車一樣載一個電瓶出門
再要求裝方向燈.煞車燈

不就像01的車友呼籲的上坡比快 下坡比慢嗎?
不守規矩怎樣都會出事的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