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去美國,在舊金山跟洛杉磯都住過一陣子,也在當地騎車,能見度來說,美利達就真的比捷安特多,在中價位的車子中,美國車友都說捷安特比美利達好太多..捷安特品質比美利達好很多,捷安特也是中價位的首選,他們不願意買美利達,因為一直要跑維修,很累..但美利達是廉價車的普銷車種,這點不容置疑共識是,捷安特有台製跟陸製,美利達都是陸製(原來美國車友也會排斥陸製車..)高價車反而在台灣比較常見,台北街頭常見3萬起跳的車美國人一般也只騎便宜車,中價位以上比較少..在美國騎車,要遇到全套車衣褲專業裝備的車友,也比台北少很多,還是台北車友專業一點,大家也有眼福!
sam chef baker wrote:看見今天報紙說低價車輸入台灣 腳踏車想必也好不到那裡 坦白說, 對於對岸那種山寨文化最好抱持他們是個可敬的對手看待, 想想看, 要仿冒人家的東西(如iPhone), 沒有優秀的基礎科學底子作基礎, 想仿也仿不來過去台灣被封為海盜國, 品質不良的代表(記得雨傘開花的笑話嗎 ?), 好不容易台灣脫離那種年代, 在模仿中進入觸類旁通的境界, 能夠開始自己的創意, 那對岸將來難道不會這樣嗎 ? 不可能 !不斷的用類似稱呼客家人是"客人阿"(台語)的輕蔑態度看待所謂的"阿六仔", 等到人家追上來, 被人家狠狠的洩足氣的時候, 就會像棒球一樣, 想振作也來不及了我...一個去過對岸工作的41歲老頭兒看法
褲濕啦 wrote:我想如果只是國外設計然後交給台灣代工就比較沒什麼,如果是指設計那就真的很強囉 台灣早期的單車工業的確是以代工為主,但是慢慢的也走出一片天,像巨大機械(捷安特)、美利達、功學社都有自己的品牌,也有自己的設計班底。代工生產還是有啦,像斯伯丁單車就是巨大機械代工外銷歐美(這個說"代工"有有些牽強,事實上是巨大取得斯伯丁的商標授權,以第二品牌外銷歐美,因為當時(1999年)"捷安特"還不是這麼有名氣,斯伯丁卻已經是運動用品界的知名品牌)台灣單車工業發展已漸漸成熟,各大單車廠也不乏經典之作,品質與設計都不輸外國大廠。不過...好像傳動零件還是日本跟歐洲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