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媽也遇到很機車的老闆娘
位在鳳山青年路附近的G牌車行!!
我因再日本帶回一台小折稍微整理後,便給我媽騎!
後來因為我再次回日本工作~我媽一陣子沒騎後突然想牽出來騎!
可是輪胎沒氣啦!
我媽就去離家不遠的G牌店家,進去後!
我媽看老闆在招呼客人,便在旁邊等待!!
老闆娘出來就問我媽說:有什麼問題嗎?
我媽說:輪胎沒氣了!!
老闆娘:看你在哪邊買的去那裡用阿!
我媽說:只是要打個氣而已方便嗎?
老闆娘說:工具在那邊.....
我媽愣了一下,也是硬著頭皮用....結果當然不會用!!
我媽還是很禮貌性的說我不會用可以幫個忙嗎?
老闆娘居然又跟我媽說:你看你的腳踏車在哪買的就去叫他們幫你用!
我媽不想跟他炒,沒跟他說車在日本買的打個氣也要回日本打氣嗎?
就默默的牽回家!
我媽不是沒在旁等候插隊(當時也沒什麼人),也一直都很禮貌性的請求幫忙!
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答案?
隻錢也很多抱怨文,很多人都說自己學會了就不用瘦老闆的氣!!
可是對一些年紀較大的長輩們,他們需要特地去學這些嗎?
打氣或許不難只是腳踏車店的服務就只是服務當店購買的腳踏車嗎?
也常常看到很多網友說是C/P值很高的車,卻都不是G牌,(M牌,F牌,雜牌很多...)
偏偏我買了3台車,都是G牌,為什麼???(兩台是15000以上的車,我覺得已經算貴了)...
因為我是新手,對單車的世界剛剛踏入,直覺都是認為牌子夠大,售後服務會比較穩固...
但是看了很多的抱怨文,就有一個心得,
G牌既然在台灣的市場那麼大,為什麼在車子C/P值和服務上會常常為人所詬病...
難道G牌的高層不會重視這個問題嗎???
一個獲利如此高的企業應該多聽聽消費者的心聲,減少大家抱怨的聲音...
說實在的,我若要買第四台車,還是會買G牌,原因不是G牌夠大,
而是我買車的車行老闆,無論在服務和維修,都讓我很滿意...(他是G牌的)
每每看到對G牌的抱怨文,我都會覺得同樣是G牌的車行,
服務態度卻是天差地遠,總不能PM給美個苦主到我這邊的車行來試看看吧,(北部)...
純粹只是心得感想...沒有其他的意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