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的孩子總是比較皮一點,還記得1978年前後,當時哪有現在各式樣的童車,就算有也買不起,村子裡多是小孩騎大車,個子不夠高所以個個都有槓到蛋蛋的慘痛經驗,大家只好發明用右腳從上管下穿過---斜著騎。
看了光陰的故事(眷村的故事)---紅色木板門,綠色木窗框,勾起了小時候一模一樣的人事物,很感動那時物資貧乏卻快樂滿足的童年,當時玩的也不過是地上畫葫蘆玩衝關、橡皮筋一卡二卡比跳高、打彈珠、躲貓貓,這些通通不用花錢;有腳踏車騎出去玩算奢侈拉風的(女生花錢買紙娃娃也算),但是不管玩甚麼,永遠不怕沒人陪你玩,也永遠不會有大人在旁邊盯著叫來叫去。
現在都市叢林的孩子,個個都是寶,車子有牌還有變速器,手套、安全帽一樣都不少,保護的好當然也是種幸福,因為......因為現在我們富足了所以失去了安全感。
------------------------------------------------------------------這安全感在我那拆掉的村子裡找的到
一樣小孩騎大車,總是要先用左腳在一邊蹬啊蹬,等單車動了後,右腳再設法跨過那根大橫桿。
玩的和樓主差不多,像是在空地上畫的遊戲-過五關、奪寶、回...;放學回家在路上就可以射橡皮筋、打彈珠、打尪仔標;在巷弄裡玩的躲迷藏、踢罐頭;在公園、植物園裡玩的紅綠燈、王陸海空兵啊!
還記得中午都還得走回家吃中飯,在布袋戲史豔文紅的時候,中午回家吃飯,還會趁機看電視,最後總是要用跑得回學校,不然就要遲到了。
想想那時候的童年雖然物質上沒有那麼富足,但精神上卻是最富裕的,而且很容易得到快樂的感覺。
童年.... 童年.....
^強^ (部落格 http://blog.yam.com/chunghsing)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