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巴黎單車快遞與單車生活的紀錄片
有興趣的人趕快去看吧

記得小時候,爸爸有一部腳踏車。
爸爸的腳踏車後面有一個大大的架子,可以放很多東西,再用黑色的橡皮條綁起來;前面則是可以放一個小小的竹藤椅,我們幾個孩子總是以搶龍椅的氣勢搶著坐那一把藤椅。
微風徐徐吹過,坐在椅子上悠哉的看著風景,被爸爸有力的雙臂包圍,伴隨著咖搭咖搭的腳踏車齒輪聲,相信是很多人共同的童年回憶。
後來,偉士牌汽車出來了,爸爸就很少騎腳踏車,再後來國產汽車開賣了;腳踏車放在騎樓的一角,漸漸髒了、鏽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2007年,路上開始出現了很多台腳踏車,他好像化身成為魔鬼終結者 ---「I will be back!」。
但是,世界變了,腳踏車在陌生的城市穿梭,沒有屬於他的道路,還要躲汽車,閃坑洞,被行人瞪…。
在台灣騎自行車真的有那麼困難嗎?
讓我們來看看浪漫的花都--巴黎是怎麼做的。
但對於成為一個全然的自行車城市而言,巴黎則仍有很多努力的空間。台灣和巴黎,就如同二十一世紀的其他大城市一般,都面臨了空氣污染及交通擁擠兩個重要的議題。那麼,讓自行車成為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難道不是一件迫切且值得我們努力的事嗎?
巴黎有一首所有法國人都認識的歌曲,是這樣唱的!
(A Paris à vélo)
A Paris à vélo, on dépasse les autos
A vélo à Paris, on dépasse les taxis
在巴黎,單車上,我們超過了汽車,
單車上,在巴黎,我們越過了計程車。
紀錄觀點官方網站
http://www.pts.org.tw/php/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