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主計處發表的統計數字 失業率到達4.37% 11月份出口年增率為負的23.3% 進口年增率為負的13.2%
電子產品減少25.3% 光學器材減少47.6%、電機產品減少51.8%,第四季因應聖誕節及新年,為傳統旺季,但年底
到來卻是冷冷清清.現在光是外面的失業人口就已經有一百萬人,這還不包括非自願失業的人口
2008年的確是經濟史上詭異的一年,年中各項期貨商品衝到史上的新高價,卻在七八月份一路暴跌,小弟是經營建
築鋼材,沒看過鋼材價格漲到難以理解的價格,但隨即又像雲霄飛車一樣,暴跌幅度起碼超過50%,究其原因美國的因
素佔大部分,以及期貨市場的熱錢迅速消退.
再今年1月份的時候,我買了一部一萬多的腳踏車,也一直難以理解為什麼一部腳踏車的鋼材以及零件為什麼如此的
高貴,10個月的時間同一款車型已經漲價兩次,漲價幅度
23%,來到01看到很多好的單車文章,也目睹令人驚訝的高價單車,也有車隊的約騎活動,以及各種的單車競賽及活
動,總體來說01對單車的熱潮帶動的確是功不可沒.
今年以來,單車的確是最風光的一年,市區裡單車店如雨後春筍般的四處林立,單車人口激增數倍之多,單車隊的成立
以及每日約騎活動,使的沒有單車的人也去買輛單車來回位學生時代單車的樂趣.
入冬以來,可能天氣的關係,我發現路上的單車沒以前那麼多了,在每個禮拜在嘉義固定約騎活動,從高峰的兩百多台,
至上禮拜卻只剩三十多台,不曉得是天氣變得較冷,還是經濟因素讓人活力暫時消逝.台灣二十多年來單車並非是普遍
的交通工具.而今成為樂活及節能減碳的同義詞.也使得車友們對單車各項部品趨之若鶩.改裝以及精品紛紛在網站上
曝光,令我不解的是買單車的意義究竟何在,我並非職業車手,但是要我買一部職業車手的車,或是改裝到比職業車手
更高級的車,意義真的不大.對很多人來說能夠達到健身的功效,就已經足夠了
明年不少的經濟數字對台灣發展來說更為不利,經濟環境會變得更為嚴峻,但還是呼籲各位車友繼續加油,堅持當初買
單車的熱情,鍛鍊好自己的身體.一起來為台灣的經濟打拼.(拼經濟並非一昧的消費,錢還是要花在刀口上).
咪馬迷 wrote:
單車是「非必需品」。...(恕刪)
不好意思,我完全不能認同你的看法,甚至感到有點氣憤
「想不通耶,一個月才萬把玩,不好好多做一點工,怎會閒閒沒事帶女兒去河濱玩啥單車?」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月收入低的人們就不能到河濱騎車嗎?
收入少就完全不能從事娛樂?有閒時間還不如多做點工?
或許那個小女孩是違規在先,我並不清楚.
但那位爸爸帶他女兒一起出門享受父女之樂,跟他月收入少有關西?
「我覺得這次的風暴對社會是好的,至少河濱會變得清爽一些,要不然有的沒有的都和在一起當灑尿牛丸,這樣的社會還能住人嗎?」
我強烈的認為你徹底瞧不起那些人.
希望是我誤會你的意思,如果是我誤會,那十分抱歉!
否則我也很瞧不起像你這種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