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永不放棄系列的武嶺鐵屁股之役後,就對於這種一大堆人騎自行車集體自虐的運動心生嚮往,老婆深感疑惑,問:「究竟你的壓力有多大,一定要這樣發洩?」是啊,我也覺得好好一個人幹嘛這樣虐待自己,這次一口氣要騎200公里,從花蓮鯉魚潭出發繞經玉里再折返原點。換算起來從台中上高速公路殺到基隆再折返台北也不過如此距離,光是坐車就累了何況是趴在公路車上用兩腳踩踏?可是我還是好想試試看,好像是年紀過了40之後,一腳跨入中年,在心理生理都惶惶不安的情況下,很焦慮來不及做點事情更擔心想做些事情也經沒有體力了。距離燦爛青春的20歲已經又是一個20,好像搭乘高鐵感覺才上車一瞇眼打個哈欠新竹已經過去,於在抵達台北站之前兩眼緊緊盯著窗外的風景,深怕來不及多看一眼。這,就是中年危機嗎?
這個連假頭一天凌晨四點整,我們摸黑離開家門,在后里收費站和女兒乾媽一家人會合後直奔花蓮,拜收費站暫停收費之賜,兩台車在美好的早晨九點之前已經到達花蓮和平,蘇花公路晨光燦爛,太平洋波光瀲灩,
我們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讓孩子好好玩了兩個小時,我和江大哥在車上補眠,之後就前往三棧國小野炊,豐盛的午餐之後開始尋找晚上棲身之處,過去常去的花蓮遊客中心海邊的觀景台已經貼出禁止露營的告示,只好繼續往鯉魚潭前進,詩恵媽媽已經上網做了兩星期功課,幫我們在鯉魚潭邊找到一個非常理想的營地,傍晚帶著兒子租自行車環湖,在安全的自行車專用道兜風,一邊欣賞湖光山色,真是心曠神怡,吃過大姐精心準備的豐盛晚餐之後我們就早早紮營就寢
隔天凌晨三點多被帳棚上的滴答雨聲驚醒,從沒在雨天騎車,沒想到這場比賽竟是在凌晨五點多的雨中起跑,一開始的下坡路段和模糊的視線的確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漸漸的只剩下毛毛細雨,於是我索性收了雨衣,享受東海岸清晨的洗禮。
汗水雨水和前車濺起的水花濕透了車衣,但是卻不會讓人感受到寒意,反倒是深感慶幸沒有酷熱的煎熬,剛開始在縣道蜿蜒前進,高低起伏的山路除了下坡轉彎必須戒慎恐懼之外,其他路段都是暢快寫意,花蓮的街道清潔平整,很少施工填補的痕跡,長時間騎乘對於公路車的高胎壓來說真是前所未有的暢快,到達第一個補給站時雨還未停,匆匆吞了兩段香蕉和補充水壺之後沒敢多停留繼續前進,附近的居民熱情的在雨中揮手加油,此時雖然已經騎了近百公里仍不覺疲倦,只有極度的亢奮和完成賸餘里程的殷切期盼!
接近玉里時,天氣已然放晴,而我的精力似乎耗盡,碼表的時速只能在十五公里甚至更低,原來撞牆的感覺就是這樣!好長的一段平整的道路我只能默默目送其他選手背影,一邊想從哪裡再擠出一些力氣,一邊鼓勵自己不能讓碼表出現個位數字。
度過撞牆期之後,力量又回來了,我必須把握體能再次造訪之際在寬大平直的馬路上加速衝刺以趕上剛剛失去的進度,好光景持續不久,在爬上舞鶴台地的上坡路段我又失去了體力,就這樣能量斷斷續續,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我只能靠著意志力彌補訓練不足的肌耐力。

在北回歸線補給站補給完畢,我拿出相機請路人幫忙留影,補給站的大哥催促說:「你們這些都是百名內,只能休息三分鐘,趕快出發吧!」當時只覺得他應該會跟每一個人都這麼說,大概是善意的謊言吧!不過我還是趕快出發,沿路精力用盡的時候我都告訴自己,絕對要全力以赴,不要等到結束之後再來後悔不夠努力。繼續前進了三十公里,第三個補給站遠遠在望,此時陷入天人交戰,兩瓶水都還半壺,巧克力棒還有一條,大會送的果凍飲還沒打開,此時真的需要補給嗎?接近入口時右腳首先背叛我脫卡準備下車,但我的內心還在猶豫,前方兩位選手選擇過門不入直接衝過,也幫我做了選擇,那就不休息繼續衝吧!
奔馳在幾段緩坡之後又平又直的跑道,我竭力跑出將近四十公里的時速,久違的速度感讓我雀躍無比,風聲和呼吸聲是唯一的伴奏,此次匆忙出門沒帶耳機因此沒有音樂相伴,一人獨騎也沒有隊友可以聊天,卻能讓我更專注於自我對話,鼓舞自己不斷的超越前方的選手,也不斷的將里程數增加,兩膝和小腿的痠痛更加劇,但我將注意力移轉到倒數的里程。
最後六公里到來時,我決定榨乾所有的能量,改變原本長而平緩的呼吸,改用二吸一吐進入無氧衝刺,爬坡時也儘量抽車,奮力衝進終點拱門接過獎牌那一刻,心中既感動又失落。
我脫了濕透的車襪、卡鞋,在綠色地毯上舒緩肌肉並檢視裝備,看見各路英雄好漢或坐或躺,先打電話給老婆報平安,之後去領完賽證書,成績是8小時18分,對於今年六月才開始騎車的人來說,應該是夠努力了吧。隔兩天查了總排名,剛剛好在百名外-101名,明年已有努力的目標,我將朝更快更好的成績繼續前進!
在鯉魚潭終點站休息一會,我決定騎車往南走和家人會合,頸上掛著玩成獎牌沿著比賽的來時路下滑,我不斷跟對向車道繼續奮戰的選手加油打氣,完成比賽後再騎這段路,完全不同的感受。和家人在半路會合後,我們在附近找了一個美麗的迷你小學露營,看教室外面的課表寫著這所小學三年級只有四個同學,兒子說每個人都可以前五名,真好!當晚八點整我們兩家人就熄燈就寢。隔天起床我奇蹟似的沒有太多痠痛,吃完豐盛的早安再喝杯香濃的咖啡,我們前往銅門「慕谷慕魚」戲水,


中午過後沿著中橫回程,雖是收假日但是途中並不會太多車,經過武嶺時回憶一個月前的奮鬥,蜿蜒下滑,天色漸暗,更顯得這段路的艱難,而我用三百多名的成績完成這個挑戰,回首來時路,想起前一陣子讀了轉瞬為風這本書,有段話讓我很有體會:「所謂自身的能力,其實是有一個範圍的吧?類似最小值和最大極限那樣的範圍。不知道自己能力的最大極限是件好事,那樣才能懷有夢想或是期待,也會因此而躍躍欲試,心想:『自己說不定能做到。』這樣的感覺很棒。」我也在追尋這樣的感覺,這三個多月來從新手到挑戰鐵人三項、挑戰武嶺鐵屁股到這次200K,騎在公路車上,我的心念自由而奔放,我也將繼續懷抱夢想和期待不斷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