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運動的你,膝蓋健康嗎???
我的好朋友已為膝蓋疼痛而不能好好騎車所苦很久,
所以我上網查詢各項資料,吸收了解後,
特地熬夜寫給為膝蓋所苦的好朋友及各位車友參考 ^^
希望大家能多分享經驗或健康知識,如有錯誤,也煩請大家指正,謝謝!
一、你的膝蓋健康嗎?
最簡單的判別方法就是讓身體告訴你答案 ^0^
如果你的膝蓋會痛,就代表可能是不健康 (廢話),最好是去讓醫生檢查一下(不要不信邪)。
A.膝蓋【前方】的骨頭疼痛,可能是臏骨關節疼痛症候群。
B.膝蓋【左右側】的骨頭腫脹疼痛,可能是關節發炎或退化。
C.其他各種狀況,問醫生囉:P
二、如想減輕膝蓋負擔,需保握的騎車原則?
A.要保持適當的體重,若過胖時最好要減重,以減少體重對膝蓋的負重。 (詳第三大點)
B.騎車前要做熱身運動,騎車後要做緩和運動。(參考茄子-安達魯西亞之夏)
C.運動要循序漸進,不要突然運動量過高或是運動強度過強。(參考疾速追風)
D.騎車量力而為,不要逞強,如有不適要停下來休息。(參考疾速追風)
E.不要經常重踩,多練練迴轉數。(參考各位車友的經驗)
F.要有足夠的睡眠及休息。(參考報紙)
G.多吃膠質、鈣質、葡萄醣胺及含抗氧化的食物。(參考報紙)
三、根據專家研究統計,膝蓋負重倍數如下:
A.躺下來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0
B.站起來和走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1~2倍
C.上下坡或上下階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3~4倍 (單車運動較接近第C項)
D.跑步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4倍
E.打球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6倍
F.蹲和跪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8倍
四、進一歩思考如下:
膝關節承受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機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傷,膝關節退化較快。
膝蓋的結構是適宜做像單車運動,但為什麼騎單車仍會造成膝蓋的緊繃與張力呢?
主因是膝蓋運動的方式會有一點極輕微的轉動。
如果在騎車時,注意一下你的膝蓋骨,如果它是垂直的上下運動,
而沒有前後的晃動,那麼膝蓋所受的壓力是極少的,
但是如果你的膝蓋骨是呈一個8字形或是S字形運動(從側面看),那麼,就有可能造成膝蓋的受傷。
坐墊太高,會使四頭肌太過伸張;坐墊太低,會使跟踺過於壓迫。
所以一個好的自行車騎乘位置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除了騎乘位置的調整,不同的騎乘姿勢及技巧外,
騎不同的單車車種、使用不同的迴轉速、以及鞋子種類與質材也會影響膝蓋的負重乘數。
五、膝蓋受傷時,該不該再騎單車?
A.騎單車可以訓練大腿前側的四頭肌、大腿後側的二頭肌,
訓練增強這些肌肉群,可增加膝蓋的穩定性,減緩關節的磨損。
B.運動能增加氧氣及促進新組織再生,所以如果可以以較高迴轉數騎車還是OK的。
C.但是前提還是要調整好坐墊及龍頭距離,及使用正確姿勢騎車,避免活動空間不夠,造成膝蓋活動角度過大,反而磨損膝蓋。
六、鞋子的選擇?
不管要買卡鞋(有收拉效果)或是一般運動鞋,鞋子的底部均不宜過軟,要有點厚度,
且需要有讓腳踩踏板時,能順利完成一個圓弧動作為佳。
如此一來,得以減少膝蓋承受的撞擊與壓力。
七、臏骨帶或護膝的選擇?
不同形式及材質的護具,效果相對不同。購買時可將症狀告知醫護人員,以利做最佳選擇。
雖然我沒買過護具,但我知道護具材質最好選擇有彈性及透氣排汗者佳。
二旁有加強護條者,騎車時能保護膝蓋左右側。
前面有鏤空設計者,能讓膝蓋露出來,對臏骨壓迫較小,適合膝蓋彎曲時使用。
直統包護式者,保暖支撐效果較佳,但對膝蓋前方的骨頭臏骨壓迫較大。
八、臏骨帶或護膝的使用?
越強的護具支持效果愈好,但相對的也會減少鍛練肌肉的機會。
所以護具的使用需視實際需要配載,
熱身完再載,載上護具後可以每隔N公里狀況好時取下,
不要過度依賴護具,才有機會訓練肌肉。
!!!!!健康騎車,騎車健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