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告知:騎單車煞車時,應該先煞後輪才比較安全。甚至車子龍頭也有警語:先煞後輪。
但今天看了單車誌39期p.90,前任國手李福祥親自測試,有數據證明先煞前輪,但也不是全按死,用點放的方式。確實顛覆了一般人的想法!
節錄測試方式:
車種:2008 KHS 公路車
方式1:
直道加速至70KM,緊急煞車。
先用前煞,再用後煞。
結果:前輪穩定,後輪左方出現4.5CM甩尾。
先用後煞,再用前煞。
結果:前輪穩定,後輪右方出現12CM大甩尾。
前後煞同時作用。
結果:前輪穩定,後輪右方出現7CM甩尾。
方式2:
右彎道減速至50KM,緊急煞車。
先用前煞,再用後煞。
結果:前輪穩定,控制方向不錯,後輪出現10.5CM甩尾。
先用後煞,再用前煞。
結果:前輪較難控制方向,後輪左方出現12.2CM甩尾。
前後煞同時作用。
結果:前輪穩定,後輪右方出現11CM大甩尾。
結論:10KM以上緊急煞車,應煞前煞車,後煞車為輔,不能按到底;10KM以下緊急煞車,應先煞後煞車,前煞
車為輔助,不能按到底。
以上節錄自單車誌39期
http://www.fserow.com/column/mtblesson05.html
以下節錄煞車篇內容
-------------------------------------------------------------------------------------------------------------------
當前後任一個煞車作用時,因為慣性的關係會在單車的前端產生一個下壓力,前輪的抓地力因而增加,後輪抓地力反之降低。所以前輪是制動的主要力量,而許多人害怕使用前煞則是因為沒有正確把重心向後移,要避免翻車且增加制動力就必須把重心往後移。
我們會發現,後煞車很難減速,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很難把整個重心轉移到後輪之後,所以要儘可能把重心往後移才可以得到後輪最大的制動力。
-------------------------------------------------------------------------------------------------------------------
請大家點進去看看吧!
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第一你的車不是FOX RLC or X 或是Spinner
所以不會有低速壓縮抑制
第二是你的車不會有防甩頭裝置(尤其是用1.5下的胎)
如果直接拉前煞車 , 你認為會如何 .
結果就是因為潛筒效應而發生重心猛烈地向前移動 ,
如果車架幾何又特趴 , 那就出去了 .
所以對於一般人 , 先拉後煞有兩個好處 ,
一是拉直車身 , 二是先讓自己對重心移動有準備 .
尤其是降低潛筒及甩頭效應 .
你可以上路試試 , 如果是帶弧度的彎 .
直拉前煞 , 車把就會向一邊拉動 , 前叉會向下猛潛 .(我說XCM/XCR , 別跟我說Spinner or FOX , 它們有對這做防護)
粉刺激的 .
當然最佳的是依車重 / 人重及輪胎配置煞車力 .
這只要是重車都能調 , 而像GTR/GC-8之流的四輪車也都可以配置煞車力 .
在自行車上高檔如 XTR碟煞也是可調的 ,
至於最便宜的方案就是用Avid7煞把配四連桿系統及KS皮 ,
就可以有可調力道又長行程的制動系統可用 .
只要把後煞的做動點調前 , 自然兩手煞時就會後輪先制動 .
只要煞車力調校好 , 也不會超過輪胎的抓地力 ,
別忘了 ,自行車沒ABS , 輪胎鎖死是最煞停距離最遠的方式 .
寧可煞不住但可控制 , 也不要飛出去或失控 .
如果真要撞 , 隔者26吋鋼圈也比用人直接撞好吧 .
PS.這其實是車行的責任 , 出場就該因買方的特性設好 .
而不是要求每個人都要像車手點煞 .
我小鬼時當過飆車族 , 機車的碟煞小時後也用過不少( Dio 及FZR400RR)
當時上車第一個學的就是如何煞車, 不然就準備當農夫 .
要練到下意識點煞 , 沒個幾個月的練習是不可能的 .
以我用碟煞的經驗 , 第一次騎別人的AN2 , 還差點被它的碟煞嚇到 , 零點觸發就算了 , 還一按就全力制動 .
還好它的REBA潛筒效應不明顯 , 我重心控制技巧也不錯 ,
所以沒事 .
但要一般人去學這個 , 干脆以後自行車要考照算了 .
PS.所以一般的媽媽車及小孩車 , 都把煞車設成遠比輪胎抓地力弱 ,
就是避免技術差的小孩及媽媽前空翻 .
以30km的速度 , 隔者 24"的鋼圈 , 要出大事很難的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