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抱怨〕單車是行人的惡夢,不道德的交通工具

單車是很棒的交通工具,健康節能,現在愈來愈流行,是件好事,

但是政府的單車政策缺乏規劃,放任單車到處行駛,無視行人的安全,導致單車成為行人的威脅,造成行人單車雙輸的局面。

走在人行道上,隨時都可看見單車擦身而過,距離很近,實在危險。

有時候,單車遠遠看見行人,就不斷按鈴「示意」行人讓路,更是過份。

無論在騎樓、公園,只要人可以走的地方,都可以看見單車如入無人之境,見人就按鈴,理直氣壯,要行人讓路,實在令人搖頭。

單車是車輛,其實是不應該騎上斑馬線、人行道、騎樓以及公園的。

單車,應該在道路行駛,或是單車專用道。

但是政府消極不管,單車騎士缺乏公德心,讓單車成為行人的最大威脅,甚至成為一種「不道德的交通工具」。

好不容易推動建立的行人路權,讓汽車機車比較願意禮讓行人,但是單車見到行人,幾乎都沒在禮讓的,比汽機車還糟糕。

汽機車至少不能進入人行道與騎樓,單車卻在人行道與騎樓與公園橫衝直撞。

或許因為單車不會撞死人,行人都只能當「軟柿子」默默讓路,所以政府就無所謂吧。

這種心態,社會如何進步呢?

我愈來愈討厭單車族了,自己也不騎Ubike了,因為有太多糟糕的單車族,我不想與他們為伍。
2020-06-01 11:59 發佈
開車、騎車的討厭行人隨便過馬路
走路、開車的討厭機車飆車、亂鑽
騎車、走路的討厭汽車亂停、酒駕

大家都別出門了
Irgendwann wrote:
單車是很棒的交通工具(恕刪)

最大的問題是車道都給汽車佔用了
路肩也給汽車停車了
其他行人 單車 甚至機車都沒地方走
我去北海道單車旅行十天過,日本道路左邊都會有留大約一公尺的空間給機車、單車,就連偏僻的小路也有。我騎了一千多公里,自由心證大概8成都有。雖然偶爾有大車呼嘯而過頗恐怖,但那空間不會有人侵犯,所以只要靠邊騎,騎起來就頗有自信,也不會去人行道跟人搶路。

相反,我在台灣騎車的里程只有練習長途的幾百公里而已,那體驗簡直是惡夢。一來要跟機車爭道,二來起步慢,路窄的話就會擋到人也不好意思,偶爾還會被叭。另外還有二行程烏賊車問題,所以長途的話除了出國騎車,都是在家裡騎訓練台。

但我偶爾會騎city bike,有些大馬路的人行道是人車共道,這我就會騎上去,因為比較安全。如果被行人擋住,我就在後面等到有空間再騎過去。一開始怕嚇到人會叮噹一聲,但後來怕被以為是在趕人就不叮了,改用咳嗽的,至少讓他們知道有人要來了。

所以樓主被叮噹叮噹,或許也有可能是騎士想提醒你他的存在吧。就算不是,這樣想也比較好過一點,雖然有點阿Q。
我騎在產業道路, 汽車在後面叭我;
我騎在2/4線道, 路邊停滿汽車, 我往快車道靠, 汽車在旁邊呼嘯而過, 加恐怖;
我騎在交通要道, 被公車刷卡;
我不禁懷疑騎單車有沒有路權
lyrics.niar wrote:
我去北海道單車旅行十(恕刪)


如果多一點人像您,我就不需要寫抱怨文了。
你應該要到自行車步道騎騎看,角色立場就會反過來了
我每天都在自行車步道閃人,10公里的路,有一半是騎在對向車道
都是併排散步的人.. 沒人理會騎車的人好嗎!
cchh543 wrote:
我騎在產業道路, 汽(恕刪)


同意,單車在馬路上的處境,就像行人在人行道上的處境。

政府無法捍衛弱者的權利,不願設置單車道,因為政府無能也不願制止汽車機車的路權。
政府想不出辦法保護單車,只好讓單車騎上人行道壓迫行人,放任「弱弱相殘」。這種心態,挺糟糕的,尤其是臺北市政府!

在臺北,原本還不錯的人行道,現在已經幾乎成為單車道,永遠只有汽車機車能享用馬路,
很諷刺吧!
natsuki. wrote:
你應該要到自行車步道(恕刪)



如果將單車騎上人行道、騎樓、公園、斑馬線,就是不行,不管行人怎麼走都一樣。

我所抱怨的,是單車常騎進上述不是單車可以行駛的地方,但是政府幾乎不管,行人常處於險境。

如果是單車專用道,當然可以提醒行人注意,這當然沒問題。沒有什麼立場對調,想法就不同的問題。

有一種人行道,是單車行人共用的。這種共用人行道,標示牌上面要求單車應當禮讓行人,但是實際上,很多單車並不在意,以車逼人、按鈴要求行人讓車,我都常遇到,這就比較麻煩。

當然,單車專用道嚴重不足,政府不限制汽機車路權,不興建單車專用道,造成單車與行人的互相敵對,弱弱相殘,政府是問題的根源。
Irgendwann wrote:
當然,單車專用道嚴重不足,政府不處理汽機車路權,造成單車與行人的互相敵對,弱弱相殘,政府是問題的根源。(恕刪)

他們也是民眾選出來,要是抱怨重機對騎腳踏車和行人
的危害,看來Ubike也失寵,畢竟它們只是公共的交通
工具,不是有名的私家轎車的牌子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