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慣性"前你需要先知道物理學對於一個物體於其旋轉運動的慣性大小的量度:"轉動慣量"。
在此先問各位車友一個輪子轉動快慢的問題如下圖:

這張照片裡有2個大小及質(重)量都相同的輪子(都10KG重),上面各放了8個一樣重的砝碼,差別在2個輪子上的砝碼分佈的位置不同,一個輪子砝碼分布在中心,另一輪子砝碼則分布在最外側。
問:這2個質量一樣的輪子,放在一個長2公尺傾斜5°的軌道上,手放開讓他自由下滑,哪一個輪子會轉得較快先到終點?
請先回答完再看下面的影片答案~~
.
.
.
.
.
.
.
.
.
.
.
.
.
.
答案: 影片直接示範給你看
轉動慣量跟物體的質量分布有關
另附上中央大學物理實驗室所做的"質量分布對轉動慣量的影響"影片給各位參考:
#轉動慣量是物體對於改變其旋轉運動所產生的"阻力",
其大小取決於物體的質量及其"圍繞旋轉軸的分佈情況",故轉動慣量越低的輪子,推動它轉動所需的力量就越小,轉動速度也越快。
實際上我問過的車友90%都是回答:砝碼靠外側那輪較快,這也代表著各位對輪組的"慣性"理解大都是錯誤的。
輪組不是越重慣性越好,而是要看他的質量分佈
,框體(外側)重量越輕,轉動慣量越低,而所需驅動他轉動的力量也越低,轉動速度越快。
看完後各位對輪組的"慣性"好壞就能有更正確的認知。
也就可以知道為何職業車手比賽都幾乎使用管胎框的原因 (管胎框體不用做很厚的框唇來撐住外胎及胎壓,所以框體(外側)能做到很輕,這就是轉動慣量的質量分佈)。
#再舉些生活中的實例讓各位能更容易了解:
1.花式溜冰大家應該都很喜歡看,當選手要做美麗的高速旋轉時,雙手跟雙腳一定都是往身體內縮,這時就會旋轉的很快;當要放慢或停止旋轉時,只需要把手跟腳都向外伸展,旋轉速度就會立刻變慢。這可不是冰刀鞋上裝了煞車,這就是質量(重量)分佈與轉動慣量的關係。
2.跳水選手在跳水時的轉圈動作也是如此。選手一跳起後就捲曲身體或將手內縮做快速旋轉,入水前那一霎那再將身體伸直(質量外移)放慢旋轉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