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騎大概半年了(contend sl2),這段期間輪組和座墊都用原廠配備(SR2/Contact Forward)
SR2雖說重量頗重(空輪2.3吧),但平路慣性還算好帶,然而最近不只產生了小偏擺,爬坡也覺得變軟,也就是會覺得踩踏輸出和前進有延遲,然後有點拖(不知道是否和外胎有關,目前是前GAVIA RACE 1 後AC 1)
Contact Forward坐墊從購車以來就是如鯁在喉的問題
個人本身是肥宅大屁股(174cm/78kg;坐骨寬146+-2mm);原廠坐墊一直覺得太窄然後側
邊太硬、特別是騎完超過100公里的長程後,通常會內側破皮附帶酸麻很嚴重...
更困擾的是:
挑選輪組和座墊似乎沒有一定的標準可以遵從
對於輪組我的目標是希望1.6kg內,載重>=100kg,加上平常騎乘大概平路35%、山路65%;
所以比較想要爬坡輪的隨傳隨到和硬朗,慣性反而次之......
雖說預算10k應該只有國產輪或二手二級鋁輪(或手編輪?)......
然而每間廠商的專利技術和標榜特性都不盡相同(剛性,限重,軟硬等等等)
像目前有辦法入手以及大致符合條件的有:
Giant P-SL1(2018)/P-SLR1(二手2016前)
RUBAR shadow cx1
Starbike Overrun-RL
Shimano WH7900-c24(社團學長二手)
然而除了7900能和學長借車試乘外,把範圍內符合條件的通通拿來試有點困難Orz
更不用說座墊的更換地獄了
有些車店說沒有坐上去就適合的,要磨合大概幾個月,騎乘幾百公里才能知道;
有些說透過fitting當下的乘坐感就可以知道(?
更不用說每間廠商的設計也不同,有些針對造型、有些針對座寬......
雖然不是不能試乘,但是通常都曠日費時,而且還得忍耐不適感QQ
想請問板上各位大大通常會怎麼挑選輪組和座墊?
已算是價值極低的零件了
建議你找單車店做較正
兼且將所有鋼絲收緊半圈
輪組剛性自然會加強
再騎多3個月, 記住這種感覺,
再找更高級的輪組也不遲.
老實說 10K 買到的輪組,
比你原廠輪好不了多了.
一級手編輪也要預 20-25K.
edwardgu87 wrote:
騎車騎大概半年了(contend...(恕刪)
chachaping wrote:
原廠輪組騎了那麼久...(恕刪)
我手上還有一組通勤舊車架(配700c輪組的),廠輪更換後就直接移上去用不礙事
然後,要配一組比自己成車還貴的輪組實在是下不了手(contend sl2當時才買23k)
預算真的拉那麼高我乾脆存多一點錢換車比較快
而且目前還是學生,存錢速度和一般社會人士沒法比較....
更不用說我原文有提到坐墊也得更換......(都是支出)
最後,事實上本來就沒有非要衝一級輪的打算(學生+假日騎士,沒必要用衝頂規)
單純就因為65%的騎乘時間都在爬山
希望有一組約1.5kg的爬坡輪,承重能達到100kg就好了
這條件應該不算很嚴苛吧?
爬坡成績的話...中社14~15分鐘,風櫃嘴約37~40分鐘(目前SR2)
然而爬坡時很明顯能感受輪組帶來的負擔
所以才動這念頭
如果輪組不建議更動的話,還請大大推薦挑選坐墊的方法,這才是目前迫切的需求
edwardgu87 wrote:
原廠坐墊一直覺得太窄然後側
邊太硬、特別是騎完超過100公里的長程後,通常會內側破皮附帶酸麻很嚴重...
更困擾的是:
挑選輪組和座墊似乎沒有一定的標準可以遵從
對於輪組我的目標是希望1.6kg內,載重>=100kg,加上平常騎乘大概平路35%、山路65%;
所以比較想要爬坡輪的隨傳隨到和硬朗,慣性反而次之......
雖說預算10k應該只有國產輪或二手二級鋁輪(或手編輪?)......
輪組加點預算,現金未稅實售價一萬五以下,可以考慮跑三,這一組真的夠練很久很久了。
跑三不論是在重量、剛性、爬坡與平地性能都非常不錯,我認為樓主不要因為一時預算問題而折衷去選擇便宜的輪組。我認為一開始直接買跑三,加點預算,直接買一組夠你騎個5年的輪組。一萬五就夠了。之後升級輪組時,跑三可以留著當練習輪也不錯。事實上跑三已經很棒了。說是練習輪似乎有點瞧不起它了。
一萬以下的輪組,比起你的原廠成車輪組,不如不要換,邊際成本效益實在太低了。加個5000,夠你買跑三。實際使用上的經驗,跑三剛性比起跑零要更好。(你要知道...跑零剛性已經算很好了),簡言之,跑三是C/P很高的輪組。
再來是座墊。
想請教樓主,座墊你坐的位置偏前還是偏後,一般來說,座墊要坐好坐滿,在正確的Fitting下時,座墊都是設定坐在偏後面,最舒適寬廣的地方。如果你已經坐在偏後時,仍感到不適(覺得座墊太窄),這樣就得再選擇再寬一點的座墊。一般來說最舒適的狀況(休閒騎),座墊會選擇比坐骨再寬1~2公分。
座高也會影響座墊的舒適度,如果座高設定太高常常會伴隨著胯下改邊燒檔,騎乘上會非常痛苦。座高若太低時,會導致坐骨疼痛與屁股酸麻。因此座高也是改善乘坐品質的一個很重要的設定,要多試試,找到一個最適的高度。
一個要點:座墊主要是讓你騎乘時「靠著的」,而不是要長時間去「坐著的」。
座墊購買的部分就無法給樓主建議。真的要多坐多試後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座墊。這筆學費跑不掉的。但還是有幾個準則可遵循與測試的:
一、在不穿車褲時,一般普通內褲也可以乘坐2~3小時以上並不會感到不舒適。
二、座高設定需找到甜蜜點,錯誤設定的座高常伴隨胯下燒檔疼痛,坐骨的不適與屁股酸麻。
三、設定良好的Fitting狀況下,座墊要坐好坐滿,在這樣的前提下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座墊。
四、不適合屁股的車褲襯墊也會影響乘坐的品質。
五、座墊與車褲襯墊的學費跑不掉,畢竟坐的久才能騎得遠,這也是經驗累積。
以上參考看看,希望能幫上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