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一日雙塔的功率計使用與策略

一日雙塔在之前有挑戰過,但之前騎到林園下雨就放棄。不然就是騎到台中快中暑放棄。

現在開始用功率計練車,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比較能掌握。
且功率計在控制體能狀態的效果比起沒用功率計的人根本是作弊。

先給大家個人的基礎數據,身高172 CM,體重73 KG,WKO4 上的 mFTP 180W,
Garmin Edge 1030 算出的FTP是 197W。
西進武嶺時間為六小時半(飛輪34T,所以沒牽車)。

基本上一日雙塔拚24小時以內應該是控制在ENDURANCE RIDE的功率範圍內。
但是我有疑問的是,若要跟上車隊巡航,功率幾乎都會飆高到TEMPO區間。
這部分的取捨,不知有無高手可提供一下意見?

若從功率的考量,單飛與集團的效率差異在一日雙塔會差多少?不知有人有沒有數據可討論一下。

2018-07-06 11:1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策略 功率計
cybastar wrote:
一日雙塔在之前有挑...(恕刪)


板上有大大有放雙塔的影片,但我找不到了

YOUTUBE我有看到,李俊億大大的影片

你可以參考"李SIR"的功率

應該是同一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l_Jqn-MqQ"(李SIR影片,引用至Youtube)

如有影響任何版權問題請來信告知,立馬刪除

每次看都覺得很熱血
Tempo zone 一般人要持續4個小時都有問題。
Endurance zone 持續個10小時之後都變成recovery zone了。

建議樓主找適合自己recovery 到 endurance zone的車隊跟。
平路30-40km/h 跟車比單飛節省大約1/3-1/4的功率。 所以單飛一定累很多。

tennebrae wrote:
Tempo zone...(恕刪)


您的數據很有參考價值。
看來還是等有活動時跟人群騎好了。

不然是想十一月或十二月時東北季風大且天氣沒那麼熱時自己騎。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樓主和我身高體重幾乎一樣,但我FTP 210稍高一點,雙塔功率記錄如下供樓主參考。
慢慢騎以及短暫的休息時間,雙塔一樣可以在24小時內完成。





看起來就是區間1從頭到尾就對了


COdyna wrote:
樓主和我身高體重幾...(恕刪)


您是獨推嗎?怕進集團跟騎配速步驟會亂。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我是跟朋友一起報名TWB的活動,除了截彎取直的路段以外,幾乎整路都有大小集團可以跟。

重點如同車友"tennebrae"所述
tennebrae wrote:
建議樓主找適合自己recovery 到 endurance zone的車隊跟。
平路30-40km/h 跟車比單飛節省大約1/3-1/4的功率。

高速列車時速45km/hr以上很爽,但別人的Zone1/2有可能已經是我們的Zone3/4,硬跟著只是增加殘念機會。



最近發表的研究,最前面的車手承受風壓86%,最後面那個只用承受5%。
車隊越大團效果越明顯,所以盡量找大團的跟。

tennebrae wrote:
最近發表的研究,最...(恕刪)


跟團的情況在後面看來最省力,但常常過一陣子就會斷掉。
在中間又有壓力,沒有閃避的空間。
當然能北中南各有專屬破風手是最的好了。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