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要告還是等被告在跟他耗?

最近新聞頻繁出現這樣告店家或是被店家告

為了高單價的自行車 被告 只能倒楣

為了自保 從開始買公路車 到店家 應該要準備蒐集資料

拍照
跟朋友去,最好是律師
確認店裡有沒有監視器 (最好要有) 這樣無法刪除證據
錄音

只要掌握這幾個重點,哪天店家不爽要告消費者才有依據

如果沒事就沒事

但是說真的 這些動作是有必要性嗎?

神車T 牌前也有出現類似的案例
W牌也是
雙B也是

都屬於高單價
2018-06-08 10: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被告
taiyoto wrote:
最近新聞頻繁出現這樣...(恕刪)
哈哈騎車是快樂的事,怎麼了,現在標題下的越聳動越有人氣嗎?呵呵別想太多
重點4萬以上的車跟十萬十幾萬的車,其實差距感覺不太出來,更別想買個50萬車可以刷卡免付費,騎車在於人,而不是車,到達一定等級後車輛差距根本連%差距可能都沒有,幾何才是重點,碳纖車加上堆疊方式,鋼管車在於抽料過程
差距最大在於怎麼騎,什麼車架搭配什麼路線
沒有萬能車,更沒有又可以爬山又可以長距離
回到騎車根本問自己想要怎麼騎,買什麼車,車架優先其次輪組最後才是變速
至於那些異音等等....
說穿了每個車架都有公差,磨到也是正常畢竟齒片倒角目的就是為了如此,磨到了大小聲問題那是鍍膜材質
至於可以調到沒聲音嗎?可以但是也要你願意犧牲保固簡單說,就是磨下去找出公差磨到標準
至於為什麼會公差哈哈別幻想了,製程本來就註明公差了,變速系統鏈條齒盤早就設計倒角去消化這些了
真的可以調出來,只是我爪勾飛輪後方等都有磨過,光整理一個後變速耗時超過4天,整台車組裝有空才用,連自己打造碟煞前叉烤漆等跟修正車架公差耗費1個月時間,整台車材料扣扣不到2萬五,所以要打造自己滿意車請自己動手,店家沒義務,也不需承擔這風險
騎車本來很快樂別因為一篇文章庸人自擾哈哈
神車T 牌再神也沒有國民車Toyota altis 貴。 買台Toyota需要請律師拍照存證還真的沒聽說過。 就算是買雙B(BMW, Benz)也沒必要。
taiyoto wrote:
最近新聞頻繁出現這...(恕刪)


高單價?34萬單車騎到腰痠?25萬買台單車很多嗎?
不要說汽車區..去腕錶還是攝影區逛一圈就會發現
千萬不要在01談錢

難不成每次買個東西都需要錄影存證

taiyoto wrote:
最近新聞頻繁出現這...(恕刪)


車是買來騎的
不是買來修車受氣的
我們車友間常互相鼓勵
不騎的車最貴
只要有騎的車都不貴

與其花那麼多時間在這打字
還不如去好好的騎車
真同情這些有錢買車
没時間騎車的車友

想想我那台快變成收藏的車掛在牆上好幾天了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有差嗎?
現在社會風氣

買到瑕疵品後

自以為是貴客 然後覺得店家的服務不週到

回去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上網PO文
假借分享文 其真正目的是公審


有財損或是受傷握有證據就依循法律爭去自己的權益, 讓法院判定. 沒有這麼難,

有人被店家告是因為沒有實際損傷又嘴臭攻擊人家所以被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