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了一下文,騎車通勤的文大概每年都會有,去年也蓋了一棟樓,但不知現在騎車通勤的還有多少人呢?
本周開始騎單車上班,其實半年前有試過騎UBIKE,可是UBIKE太小台,坐墊拉到最高兩腳還是很緊迫,騎完膝蓋很不舒服,
且公司沒有室內停單車的地方,所以不想騎平常的公路車上班,因此拜入了escape 1,蠻好騎的,也許以後環島就用這台喔。
騎乘路線是新莊到淡水,大多是河濱車道,騎起來很舒服,我故意避開車多路線稍微繞一下,單趟25KM(開車是20KM),這樣來回就50KM了,單趟騎乘時間1.5hr。若是搭乘大眾運輸,我要公車轉捷運轉公車,要兩小時左右,所以騎車還比較快,至於開車就順了,只要50分鐘。
路線上很少遇到人,偶爾遇到運動的阿伯阿姨,晚上回去偶爾會遇到成群野狗佔住車道,是蠻恐怖的,還好河濱的野狗常見人,較不具攻擊性,還想以後帶些狗零食給他們吃。
會想騎車上下班主要是為了226超鐵做一點準備,因為三項裡面騎車佔最長時間也最長距離,但是常常一忙,別說練三項,一項都練不到,騎車上下班至少練到最重要的單車,而且路上車少,很好拉強度,也可以做幾次的衝刺練習。看著里程累積,心裡也踏實點。
主要還是天氣好才騎車,原本小雨也會騎,可是很不想讓單車淋雨,未來還是以晴天騎乘為主。
公司有淋浴間,但目前還用不到,最近的天氣涼爽,到公司只是換個衣服,若是春天夏天,應該就會用的到了。
費用上只做簡單估算,開車一天油錢含保養攤提(不含折舊),一天約100元(公司偏僻不用停車費),大眾運輸是120元,單車10(大概就是換輪胎,不含折舊)。自己還腦補騎車當作是上功率課,這樣一天還賺1000 XD。
我很希望台灣能往單車通勤友善的方向前進,還幻想能有單車快速道路,我覺得蓋快速道路順便蓋單車道應該不難啊~ 橋梁也希望能有專門的單車道,而不是像現在多是外掛在現有橋梁旁邊,不但狹窄,轉來轉去上下都很痛苦,希望政府多做單車相關設施,這樣單車通勤的人口應該會增加很多...是說有這方向政見的立委嗎?
最近去高雄,騎去壽山的時候,正好旁邊是高雄輕軌。
聽高雄人說,當年陳菊把這條廊道從台鐵要來的時候,說是要做快速道路的,或者機車專用道。結果她又把軌道放回去,坐的沒幾個人,白白浪費了一段都市廊道。
我在想,如果陳菊有眼光,可以把這段廊道做成高架單車道,下面是機車專用道。這樣既能鼓勵綠色出行,也給單車,機車騎士更安全的交通,絕對比現在的輕軌更有價值。
現在台灣單車的問題,是整個社會觀念還不成熟,大多數人不把單車當成交通工具,也不給單車路權。看看各地單車道的設置就知道了!
約翰約翰 wrote:
爬了一下文,騎車通...(恕刪)
單車通勤超過十年,
通勤距離來回約六十幾公里。
早期下雨天煞車煞不住,視線不好,
改搭公共運輸系統,公車+電聯車+單車
後來進一步改成小折+電聯車。
這兩年買進另一部碟煞車供雨天騎乘。
至於成本精算,如下供參
單車通勤的節約成本
原本是騎公路車,但常騎有點累!而且到公司還需要換裝,擦身體,加上冬天的東北季風,
有時讓你逆風吃到飽,所以最近我自己組了一台電動腳踏車,現在更方便了!
換算一下成本:
開車:約70~80分鐘
來回50公里油資約150元,停車費100元/天(2200元/月租),車子保養50元(算1km/1元)
若再含很多損耗,渦輪,輪胎...輪胎算5萬公里,17吋4顆,算15000元,每公里0.3元,50公里*0.3=15元/天
渦輪算10萬公里,算30000元,每公里0.3元,50公里*0.3=15元/天
150+100+50+15+15+...=粗略估計350元
公路車:約60~65分鐘
煞車皮500元,煞車及變速線400元,鍊條700元,輪胎GP4000S2兩條2400元,內胎200元,騎3000公里,
每天50公里約70元若再包含輪組,車子(碳纖車+Ultegra...),的損耗及保養,和有時爆胎的費用,
水壼磨損,每天估100元蠻合理的.
電動自行車:約55分鐘
48V 13Ah,大約可以騎80km,每天電費不到3元,
兩個輪子內外胎約600元,估計騎3000km, 每天50km*0.2=10元
電池損耗,18650 56顆約6000元,充放500次,每次算12元
煞車皮200元,煞車及變速線120元,鍊條300元,每天損耗約10元
車子算5000元,車子電機+控制器+套件...及其運費約5000元,
以2萬公里計算,每天約25元
騎電動自行車總成本:3+10+12+10+25=60元
目前算起來,對我來說騎電動自行車,又快又省錢,
而且公司有免費地下停車場供自行車停放,安全性高;
當然公路車也可以換裝便宜的套件,降低成本後,應該比電動自行車便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