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健康狀況的關係,希望體脂能將低一些,原本都使用慢跑的方式來減脂,可是最近對慢跑實在越來越膩,就開始接觸室內和室外單車來增加有氧的新鮮感。最近開始對單車越來越有興趣,也開始閱讀比較多的訓練文章,知道有心律訓練這個方式,可以用監控心律的方式來控制運動強度,即使跑得再累,只要全神專注在維持心率這件事情上面,似乎可以讓訓練變得簡單很多可是脫離了室內器材就沒有辦法有效監控心率,最近想找一支騎乘或慢跑都可用的心率錶,不知道各位有用心率錶的前輩有沒有什麼推薦?另外想藉此串問問有在騎室內飛輪的大大們,騎飛輪時會不會穿單車褲,有沒有比較推的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腿肥,最近騎飛輪時的不適感出現的越來越頻繁了小弟先在此感謝各位的經驗分享!
有跑步也有騎自行車的話,蠻建議有心律的設備,如果騎車的比率較高,那蠻建議弄一顆較新款GARMIN的自行車碼表,有心跳帶,且因其踏頻是G-senor,弄個魔鬼粘,飛輪也可以用,除了心跳外還可以有踏頻的管理。另飛輪騎的話可以調整騎車的姿勢,另上飛輪的課,教練應會告訴學員姿勢外,應會告訴您,腳不是只用踩的,而是大盤用轉的....細節的方式可以問教練一下,應較不會受傷。以上參考。
說真的,目的是為了減脂的話,心律可以不用那麼早接觸(除非有病史),一個人騎車剛開始會有熱情,二三個月過去,熱情就沒了,次數也會變少,運動最重要的是人情,找個跟自己所在比較近的車隊,多參加多騎,有人有伴出席率就會高,這比控制心律嚴格要求運動時間來的有持續力,再好的規劃、訓練,無法長久持續都是沒用的。如果是室內飛輪的話,還是參加健身房的飛輪課比較不會無聊,有飛輪老師在前面帶節奏,旁邊又有一同努力沖刺的學員,自己騎的話真的相當無聊。PS:大部車隊的人都會同時加入好幾個車隊,行事曆的活動滿到不行。
感謝各位大大的協助 最近也有在關注車隊的資訊 我想是時候鼓起勇氣找一個車隊加入了剛剛看了一下板上vivoactive hr的開箱文 大家好像都蠻推這支的心率功能和GPS的續航力表現都不錯 還有中文介面的APP可以看訓練記錄圖表這週應該會找時間到Garmin的櫃位看看然後剛剛查了一下Youtube上對於飛輪座位設定的教學 下次先試試看重新調座位在看有沒有必要買車褲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