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Vinci 內變花鼓

今天在網路上發現這款內變花鼓 NuVinci,這內變裡沒有行星齒輪,採用連續變速,很棒的設計,即使在爬坡重彩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變速。並且不需維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uVinci_Continuously_Variable_Transmission

在 Youtube 上搜尋 NuVinci hub 可以找到許多影片,介紹內部的構造。似乎在國內還沒有看到。
2015-12-17 19:31 發佈
Dahon N360。
js4042 wrote:
今天在網路上發現這...(恕刪)
2016 年新產品的 N380,提供 380% 的變速範圍。若 NuVinci 內變的重量能夠降低到 1.5 公斤或更輕,會很有競爭力。

配上皮帶傳動,中置馬達的電力輔助,這樣的電力輔助自行車的傳動系統,幾乎不用維護。
大盤如果超過一個,真要職業級的才能讓動力平穩的輸出。這種無段變速的設計真的很棒。
這個設計2008年youtube上就有影片。
剛查了一下Amazon,一組插不多250 ~ 350鎂,其實並不貴阿!
感覺這個設計的罩門是變速範圍造不大
這是靠變速器內的滾球在不同角度下接觸圈半徑的差異,達到輸入端和輸出端轉速的差異。滾球本身的半徑就很有限,可以轉動的範圍也很有限,所以整體變速的範圍比不上用行星齒輪的內變。這是先天上的限制。

NuVinci 內變的市場是休閒通勤用的單車,因為不需要維修,內部沒有會磨損的零件。因為是連續變速,上坡的時候也可以隨時變速。
國外的單車論壇對這個內變大部分都是好評。若 UBike 的內變換成這一款,會更好騎。

傳統飛輪的齒盤有磨損的問題,騎一陣子就需要更換。
三月初剛到手的Vanhawks Valour用的就是這顆內變,再加上又是皮帶傳動,很靜、很順暢。
姑且不論齒比, 通常CVT無段變速的傳動效率都不高, 能量損失多, 而且這種利用球面與軌道間磨擦的傳動方式耐用度一般比不上鏈條或是齒輪傳動, 所以才會較常用在對功率不太計較, 而且平均里程數較低的城市車或是小徑車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