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沒有輪組怎麼參加環大台北,於是在超級無敵店小二 - 曾大哥的幫助之下,借用了尚未上市的 CP013
因為 013 還沒正式上市,所以小弟目前可以分享的就是一些簡單的測試資料,僅供各位參考,
測試人員:176cm / 95kg / 重踩型 / 平地迴轉數 維持在 70 - 80 巡航輸出 / 上坡迴轉數 大概 50
測試車輛:Giant 2015 SLR2 / CT 盤 (11/28) / 全套 5800 (出廠配備
測試路段:
Day 1 : 21km 平地 / 07km 上坡 (平均為七度 最高不超過 12度 [ garmin 810 ]
Day 2 : 85km 平地 (高低起伏不超過 5度
目前測試的花樣不是標準出廠樣式。
之前騎乘經驗:原廠輪 / 跑零 / 50 板輪 / 航翊RT038 / 航翊 45+C
(資料協助經驗 個人認為跑零超過一定速度之後在加速上是比較沒力的車友,那你的騎乘習慣可能跟我比較接近)
-----------------------------------
在 Day 1 的測試中,因為最後使用過的板輪是 航翊 的RT038,038 最大的特色就是輕腳 / 好帶,非常輕鬆地可以上到 30 - 35,
秉持者這個習慣,開始使用這組 013 板高,在平地的使用上果然承襲 038 以來的特色 ( 45+C也是 ),在停止狀態到起步上 25以上,
完全沒有所謂的 50高的感覺,甚至我有停下來看一下,我應該是換了 050的板高,卻一點感覺都沒有。
013 還是 013,在平地巡航我最好維持的速度為 27.8 (大盤 / 掛 13 / 15 迴轉為 60 輕鬆騎
忽然有種可以繼續加速上去的感受,於是開始轉換輸出,你會發現 050 當初的設計應該不是拿來做高輸出慣性用輪,
更適合給習慣高輸出車友來做使用,之前的 RT038 在全力輸出的狀態下,大概可以保持 46 km 一陣子 (幾分鐘
050 可以保持的時間更短,卻可以在同等的輸出下順利地到達 45 - 5X 或是 可以更高的狀態下。
但是!! 高輸出的狀態下會使得輸出的時間變短,距離上則不相上下!
平地的簡單測試之後,再來就是一段 3.5km 的上坡測試 (九份山腳下的公車亭 到 上面的小七
如同平地在靜止狀態加速下的亮眼,在上坡狀態下 (7度 - 10度) 完全不用去擔心 是 50 板高的問題,
加上我本身是個非常重的胖子,平常在上坡踩踏下,我會盡量避免抽車,因為輪組會出現異音,
但是 013 有非常好的三位一體的剛性系統,在我重力踩踏下,剛性的表現上讓我非常滿意,甚至比我之前有騎乘過的 45+ 跟 RT038有過之而無不及。
上坡 3.5 公里後就是 下坡 3.5公里的測試,新款設計的煞車系統非常好,讓你在煞車這件事情上完全不需要多去考慮,
且航翊的終身保固也讓我很開心地一路給他 "測試" 下去,但是有個小小的問題是,因為我拿到測試的輪組不是 25C,是 22之類的!
如果這組可以搭配 25C來做使用,那使用起來應該會更加的得心應手。
因為 013 算是我個人認定的高板輪,所以我拿去做一個固定平地的測試,
Day 2 是 85公里的小起伏平地 地形,但是如同第一天的測試結果,他在平地加速上的優異表現非常讓我訝異,
但可能要考量的是因為他的穩定輸出,你就算已經有計畫 或是 打算穩定輸出下,還是會不小心或是就輸出超過自身的設定值。
甚至會讓自己體力爆炸。這在過往的板輪的使用經驗是我沒有遇過的。
--------補充:
CP013 是一組三位一體的高框板輪系統,所以好處是輪組不會偏擺,當然壞處就是如果一旦有問題,就是直接進廠大修。
以目前輪組的測試結果來說,我個人認為說不定他會被某些追求高輸出的車友定位為一組 可以提供高收益效果的全功能版輪
而非僅僅只是一組追求速度的高框板輪!!
以上測試內容,僅是我個人對使用 CP013 以及對 印地安單車無敵親切的店小二 - 曾大哥的一些回饋。
希望可以對各位車友有所幫助!!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