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來說個故事, 相信車友偶而都會在街上被車友搭訕聊車子經的經驗
我跟VELOCI開發者就是這麼認識的,
有次在街上騎著大紅閒晃

就被一個怪叔叔搭訕........
大紅是一台比較特別的車, 因為它雖然是鋼管但是搭配了Gates-Carbon Drive皮帶傳動
以及前後機械碟煞, 和Alfine 8內變速. 國內幾乎沒人玩的復古樣式科技車
也因為這樣聊過才知道彼此對於這種類型實用的單車有相當的熱愛.
台灣單車的流行大多過於競賽風格, 或者想要追求很繁複的古典,
這類造型簡潔但不簡單的車系比較少人玩
近年國外流行從29er登山車, FAT BIKE肥胎車, Randonneur輕旅行車, 和CX公路越野,
到更重度的GRAVEL BIKE公路越野車種已經不斷推陳出新,
這些車種由於多半是由原本的標準登山車或公路車衍生出來的[混血車],
因此在零件規格的轉接上面能夠把國內大部分店家搞得暈頭轉向.

VELO是法文單車的意思,CI其實是台語”是”的意思,剛開始取名時是以”單車即是生活” VELOCI LIFE為出發點, 後來就習慣簡稱為VELOCI了。我們是一群對單車很有熱情的朋友,分別從事自行車相關行業,有人負責車架零組件開發,有人負責組裝技術,有人負責塗裝設計,就這樣各自掏了一些積蓄,想把自己覺得好的自行車推薦給大家。

VELOCI不一樣的是在”個性”的展現,簡單的來說就是以人為核心,以生活風格為考量的單車品牌。VELOCI不只是重視車子的實用性,也用心在外型設計,採取現代簡約的塗裝,這都是想讓車友騎我們車時,不只是被行人注意到他騎了哪一台神駒戰駒,而會花更多時間去想車主是怎麼樣的一個人,這就是我們的精神,也是VELOCI的目標。

我們喜歡每種材質帶來不同的騎乘感受,目前市場上對碳纖與鋁合金車架的討論度很高,但是從實際層面來看,如果沒有大量成本的投入,就必須配合工廠既有的模具設定來製造車款。本來VELOCI在設計之初並沒有就材質進行設限,不過考慮到最終,還是選擇鋼管,畢竟做鋼管車,比較有辦法把VELOCI的精神、設計展現在成品上。我們了解復古是鋼管車最美好的一部分,我們也曾經請工廠幫忙做了很多台LUG車架,透過電鍍,珍珠烤漆等方式,來重現美好的舊時代風格。不過說真的,前輩們的鋼管精神真的不是可以簡單被移植的。所以我們後來選擇現代鋼管的風格,而我們也覺得現代鋼管具備更多元化的發展元素,畢竟改裝的零組件取得相對簡單也豐富。而且20年以後,我們VELOCI也可能變成下個世代口中的經典老鋼管了。

既然已經決定使用鋼管, 從管料挑選的開始就不能馬虎,
VELOCI沒有使用義國的鴿子牌管英國雷牌管與台灣的四牌管,反而使用了日本製的TANGE PRESTIGE的無縫抽管,因為日本TANGE獨特的抽管與熱處理技術,讓車架每處的管壁厚度可以依照VELOCI的需求呈現不同的厚薄度,VELOCI車架的強度與輕量化可以達到最理想的平衡

鋼管車烤漆前的防鏽處理,比較普遍的是磷化皮膜,車架在泡完藥水後會產生一道砂狀的薄膜杜絕車架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防鏽效果好,不過細砂狀薄膜在多次的碰觸後會逐漸剝落.......
另外一種成本相對高很多的是電泳黑防鏽( ED BLACK)處理,電泳溶液經過電壓的調整可以在車架內產生厚度更均勻的鍍膜,有更好的滲透性去附著在車架內外更隱密的部位,電泳完整台車呈現的是亮黑色,因為附著效果更好,防鏽效果也更卓越,所以很多BMX的品牌 ( 如車架 車把 與鋼腿) 會直接販售電泳黑的成品。

買鋼管車的朋友大多希望車子能陪伴自己一輩子,所以VELOCI 花更多心思在肉眼無法看出來的地方。


歐美日擁有較長的自行車歷史文化,所以手工焊接經驗的傳承是比台灣好了一些,不過為了跟上台灣日新月異的自行車產業,台灣手工焊接技術也相當成熟也進步的比其他國更快。
VELOCI很幸運,曾經有機會拜訪一些美國波特蘭與波士頓手工焊接工廠,回到台灣,覺得台灣少的並不是技術,而是華麗的包裝。
VELOCI的車架,就是由下面三位師傅全程接力焊接出來,一人負責管材初始化與前三角的焊接,第二人負責車架後三角的焊接,第三人負責效正打磨與全檢,一天其實頂多做個十多至二十台車。



我們把這三位師傅想像成金髮碧眼的型男們,把他們工作環境想像成更有文藝氣息點,其實國外也不過就是跟台灣在做同樣的事而已。
VELOCI的首台車款命名為EVERYMILE A+ 是VELOCI 於2015十月推出的第一款車型,取名EVERYMILE就是希望這是款能陪伴車主到過每一個地方,看過每一處風景,陪伴車主一輩子的單車。
接下來我們看看最早一台樣車的組裝過程, 不免俗地先來一張大合照:

這個精心挑選的橘色與貼標設計我們非常喜歡, EVERYMILE A+的小標:

增加公路車胎寬,是國際的趨勢。
或許我們沒有環法賽的石板路,不過我們有不太平的柏油路跟癲頗的UBIKE車道,700x28C輕量防刺胎,會是我們EVERYMILE A+ 兼具各地形需求的最好選擇,在樣品車組裝的時候私心,裝上了日本帶回來的PANARACER特製給FAIRWEATHER的外胎


實際拿到烤好漆的車架,也可以清楚看到ED防鏽處裡的內層,一台實用的車就是要讓你省去最多的麻煩


試裝前叉與龍頭墊片後畫上記號, 準備裁切豎管:


手工裁切的豎管,無論你用哪種工具裁切,事後的打磨是絕對必要的,在安裝上也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再來用專門的工具敲入星狀物(梅花片)這個東西的深度與準度相當重要,我們在保養車的時候經常發現這片星狀物打歪 或者深度不足
這次使用的是CANECREEK美國原廠的專用打入工具:


頭管處理好套上龍頭後,再來準備安裝五通軸心,在一次看到完整的ED防鏽處裡內層,牙紋順暢 我們塗上防水與高黏度的油品作為裝配膏,superdrop這罐油還滿好用的,防水性非常好. 先前保養蒴溪多次的登山車,拆下五通與座管油品仍然完好如初:

安裝五通用扭力扳手省力又能確保安全

再來套上腿組,鎖到固定扭力

剛剛的白色裝配油,我們也會塗在座管內側,可以減少一些流進車架的水


組裝飛輪與後輪,裝輪子的時候建議放在地上壓住再鎖緊快拆,能確保輪子壓入定位,有時候車友攜帶愛車外出,拆裝前輪會發現剎車歪一邊,實際上是前輪沒進到定位.



手把龍頭安裝定位,這支拋光灣把也是VELOCI自行開發,角度相當好握,煞變把手的固定位置有一個基準範圍




裝上懸吊夾器: 旅行車與一班公路車在外觀上最明顯的差異在這裡,懸吊夾器Canti Brake在90年代初登山車廣泛使用
他能容納較大的胎寬,旅行車或者公路越野車需要容納較大的胎寬與擋泥板 因此容易看到這樣的懸吊剎車,
這種剎車的調教需要花比較多的功夫 也需要一點經驗,光是剎車吊板的高低位置就能明顯的影響剎車力道.
但是懸吊剎車的手感很漸進又很足夠. 即使載重你也可以清楚控制減速到煞停. V夾的拉線比跟公路車煞把並不相容



穿線與調整變速就沒有太特別(拍照偷懶) 不過我們在組裝時對於管線長度的控制與打磨裁切後的線頭是一定要的堅持!!



一些最後的收尾工作與纏繞把帶,就大功告成!!!


VELOCI EVERYMILE A+的剎車室內走線, 讓上管乾淨, 所挑選的龍頭,把手,手帶等每一樣零件都算是精心製作
不僅重量輕, 金屬光澤所發散出的質感讓車子很加分








VELOCI EVERMILE A+使用輕量的TANGE PRESTIGE管材, 幾何設計的拿捏也恰到好處,
不像純種旅行車那麼長軸距與笨重, 拆掉貨架可以當作一台路感優秀的公路車運動

需要輕旅行(比方單車環島)可以掛上VELOCI精心開發的前後貨架與包包就能成行:

或者想要征服荒野, 其實當初設計幾何與走線就考量過這兩年國外已經紅翻天的Cyclecross公路越野車種.
車身與輪組的強度絕對足夠你挑戰自己:

一台車可以有很多樣貌, 看你想要怎樣組裝搭配, 也希望已經購買的車主來分享一下你的EVERYMILE A+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