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大陸工作.
自己有二台公路車.
一台已經用海運運來大陸當作日常騎乘用,
另一台碳纖車想台灣大陸二地參加活動用.
所以思考用攜車箱攜帶公路車,
但怕運輸過程中配件車架損壞.
所以請教有經驗的車友們寶貴的意見.
一.目前考慮的是:1.捷安特軟式攜車箱2.硬殼攜車箱.
個人偏向捷安特軟式攜車箱.因為把手跟坐桿不用拆卸,
不用調整原來使用習慣.但還是以車架與配件完好為前提.
二.在航空公司拖運的時候除了限重20公斤外.是否要延伸其他費用.
三.出入海關是否要申報.
四.有無特殊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是去租用軟式攜車廂(非捷安特,但內有充氣軟墊)
同行友人則是用單車紙箱(有請車店協助打包)
不過後來發現我的後變速器歪掉
由於我的車架較大(57),可能在台灣坐計程車的時候壓壞(因為計程車普遍放不下)
也可能是在坐飛機的時候壓壞
這方面無法確定
倒是友人用紙箱裝完全沒事.......

早知道就用紙箱裝就好,虧我怕用壞還花錢租車廂,結果還是壞了.....

當時是蠻想租捷安特的軟式攜車廂,好看又好用,但無奈找不到地方租,買新的又不划算
不過有人建議我直接用攜車袋裝(裡面再加些保護措施),理由是因為地勤人員看到這樣的打包,會特別謹慎小心
好像還會親自幫你把車子扛出來,出關的時候不會丟在行李托盤上
但小弟我心臟沒那麼大顆,不敢這樣搞

另外是行李部分,因為一個人限重是20KG,當時我光腳踏車加攜車廂就20KG,自己的行李都還沒算就超重

只能付超重費,但前面也有幾位大大提到,這部分每家航空公司規定不同,我當時坐華航是只有超重費
如果版大是做廉航,可能就有特別規定
我覺得版大如果不是短期出差,可以用紙箱過去,只是要額外買些工具,需要自行組裝(龍頭、坐管、踏板之類)
以上提供給版大參考
翁琦琦 wrote:
小弟我于1月份有帶車...(恕刪)
謝謝你提供寶貴的經驗
目前我每個月都能返台一次,但回台灣反而騎車的時間少.而且感覺花了錢,放在家裡當擺設是個浪費;
這邊再組一台一樣放在大陸這邊,感覺錢也不是這樣花的.所以思考有需要參加活動的時候帶回台灣;沒有的時候放在大陸這邊騎.
先前走海運過來的公路車是用自行車紙箱包裝,然後外箱用氣泡紙包裝的.車子完整沒有損傷.所以我也有考慮用自行車紙箱包裝.但因為要拆坐管是我比較擔心的,當初車店幫我裁切長度的時候特別提醒我,
他有幫我塗防滑劑,避免坐管下滑擠破車架.因為有車友發生過坐管下滑擠破車架.所以我才會有不想拆坐管的念頭.
運費該給航空公司賺的還是要給航空公司賺,材積重量超過規定該給就是給.所以運費只要有確定是依照公司規定要給的我也覺得還OK.因為先前在大陸有人討論過被收了三百多美金,名目是自行車是體育器材.感覺像傻子被敲,我就很難接受這說法.也經由你們的經驗知道如何應對.
延伸2個問題:
1.使用自行車紙箱是否能走超大行李通道,我觀查過在虹橋機場的X光檢查機應該是無法讓自行車紙箱經過.所以應該是要走超大行李通道,這樣就避免走行李托盤這個流程.這樣我也更放心.
2.龍頭跟坐管是否只要用扭力板手鎖緊就好;無須塗抹防滑劑(塗抹防滑劑表面會霧化).尤其是坐管部份.我擔心沒注意滑下去了,車架爆開就無言了.
希望各位新春事事如意.
天屎~加百列 wrote:
您跟我情況好像
但是...(恕刪)
當初也有考量鈦車架,但最後選了碳纖車沒法後悔了.
一開始去年七月幫放在大陸的公路車買了新的輪組,希望能增加新戰力.
因為工作忙跟大陸天氣不適合騎車,拖到今天還沒帶過來組裝.
過程中也有考慮這邊購買最近熱門的空氣力學公路車,省的擔心運送過程的問題.
最後家人提議我應該要買攜車箱,有需要的時候搭機托運台灣大陸二邊跑.
畢竟台灣的碳纖車我已經騎習慣跟適應;路上要熱血一下還是均速,
都比我目前放在大陸的公路車來的好,所以我輪組是多花的.
(雖然二台騎上百公里都不是問題,一台以長程舒適取向,一台就設定是參加活動用.)
翁琦琦 wrote:
我是建議將坐管整支拆...(恕刪)
您的提議也是不錯的選擇.
參加的活動是可以提前知道,而且我返台時間是可以提前安排的;
所以我只要台灣大陸各放一套輪組,我只需要保護好車架運送的問題.
事情就簡單多了.這也是我最後的想法.
謝謝各位車友們這幾天的經驗跟建議.應該早點上來問問你們寶貴意見.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謝謝你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