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姿勢設定的改善,請幫幫忙

大家好,小弟在2個月前買了GIANT SLR2(尺寸:M)

小弟身高179cm,跨高83cm左右

公路車的速度跟輕快很棒

但因為之前騎登山車,所以現在有點不太習慣

手肘很酸....後來去台北知名的fitting後

換了龍頭(10cm->12cm),座墊也更換,座管拉高

龍頭墊圈墊了0.5cm

座艙加大後,有比較輕鬆了

但騎長途的時候(30KM以上),手肘還是很痛(手肘內側,痛的點在手肘跟手臂的交界點)

公路車姿勢設定的改善,請幫幫忙


左手會痛,但右手不會痛....感覺那種痛是姿勢固定太久的那種痛

但下車休息個10幾分鐘後就好了!!變的都很難騎的久

最近收購了一台二手登山車當通勤使用

Fuji 19吋....騎起來好輕鬆啊!手完全不會痛 真好

想請問在公路車設定出了什麼問題啊??

該改回短龍頭嗎?目前座管高應該是固定了

還是重回登山車的擁抱呢....謝謝


2014-12-17 13:56 發佈
騎公路車為什麼會用到手的力量?

我猜測是不是腹肌撐不住上身, 所以手在用力
還是在加速時, 會用手臂去帶龍頭下壓

第一種, 請練核心肌群
第二種, 改掉這個習慣或是適當地練一點重訓
wherelin520 wrote:
大家好,小弟在2個月...(恕刪)

騎公路車用同一種姿勢騎長途當然會有不舒服的地方,
要配合地型的起伏適時的在握煞把、上把、下把間變換,
也不要都一直坐著還要不時搭配抽車來改變肌肉群的運用,
最重要的是核心肌肉群需要一段時間的鍛鍊才能達到成果。
我身高175 ~跨高我也不知道多少XD
也是同款車型和M號~
剛開始我也會這樣~有調整龍頭~之後就不會了~
不過破150KM的路程還是會痠~
我通常都趁等紅綠燈或者定點休息的時候~伸展一下~
我認為fitting應該是要逐步調整的
建議你先加高龍頭高度

慢慢將腰力練出來後,再調低龍頭
否則你現在上半身的重量都靠手臂去支撐,左手肌群又比較柔弱
才會造成你手臂痠痛問題

其實真正的重點是腰部核心肌群不夠強
需要時間去鍛鍊
問一下,你的手把仰角有調整過嗎(不是指高度)? 如果角度調得太低,會變成手掌也要跟著彎曲去配合手把的角度,才能順利握住上把,或許你把手把仰角稍微調高一點就會好了
wherelin520 wrote:
換了龍頭(10cm->12cm),座墊也更換,座管拉高
龍頭墊圈墊了0.5cm
座艙加大後,有比較輕鬆了

請問一下,這個輕鬆,指的是哪方面輕鬆?
wherelin520 wrote:
但騎長途的時候(30KM以上),
手肘還是很痛(手肘內側,痛的點在手肘跟手臂的交界點)
左手會痛,但右手不會痛.....
感覺那種痛是姿勢固定太久的那種痛
但下車休息個10幾分鐘後就好了!!
變的都很難騎的久

30km,大概要一個小時多一點。
我的看法是,找個固定是訓練台,
騎個一小時再試看看,作一點微調。
fitting很多種,不曉得車友您是作那一種?
實際騎車調整測試的時間多少呢?
事實上,所有的fitting完成,
當下的感覺不好,沒幫助.....
那這個fitting也是白做了。
當下感覺輕鬆,那表示做的fitting是有幫助的。

but~!
好得fitting,很重要的是後續的追蹤。
厲害的fitter,甚至可以推估新調整新姿勢,
會對車主往後的騎車產生什麼變化。
所以,與其在網路問,
車主還是會去問當初幫你作fitting的人。
相信會比隔空抓藥的網友好得多。
wherelin520 wrote:
最近收購了一台二手登山車當通勤使用
Fuji 19吋....騎起來好輕鬆啊!手完全不會痛 真好
想請問在公路車設定出了什麼問題啊??

這樣問,很難回答。
首先,兩台車的設定,應該不會一樣。
而車友您騎這兩台車,用途也不同。
騎車通勤,走走停停,
姿勢沒有比公路車騎姿固定,
這樣也很難比較。
wherelin520 wrote:
該改回短龍頭嗎?目前座管高應該是固定了
還是重回登山車的擁抱呢....謝謝

登山車的姿勢,重心比較容易往屁股放,
手部壓力小,上半身也不用壓低。
手肘狀況會好一點。

從10cm的龍頭,
換成12cm的龍頭,是個不小的變化。
通常一個新的騎姿,起碼要用個1000km來測試。
以選手來說,他們也要1個星期左右,來適應和調整。
一般假日騎士,要達到1000km,大概2~3個月。
所以新騎姿,身體需要適應,很正常。
先找作fitting的人談看看。

自行車界有句話這樣說.....
騎得快的姿勢,騎不久。
騎的舒服的姿勢,騎不快。

必須在舒適與效率間,取得平衡。

30km,約一小時,車友您的身體就不舒服。
那就往舒服的方向調整一些,
待身體適應後,再追求效率。

若是我自己的話,
我可能會沿用fitting的設定,
但用回10cm龍頭。
握煞變把時,儘量把手肘打彎,
壓低上身,減少手肘的受力。
或是改用11cm,
而12cm等之後適應了再使用換裝。

找fitting再談談吧~
相信會比隔空抓藥的網友好得多。

ddar白馬 wrote:
請問一下,這個輕鬆,...(恕刪)


謝謝大大

輕鬆的感覺...應該是腳可以很舒服的踩踏(因為之前座椅高度太低)

龍頭改了12cm,是可以讓手部往前延伸(這部份是老闆建議的,事實上往前延伸後的確比較舒服,但就是要更趴了)

因為小弟手臂是屬於比較長的

龍頭墊圈本來fitting後墊了2cm,後來拿了1cm下來

其實不知道該怎麼利用腹部用力來騎車

有時候在騎河濱時,很長一條路,就騎比較快

突然手也放鬆了,不會感覺上半身重量都壓在龍頭上,騎起來好輕快啊,感覺踩踏也變的很有力了

但就騎了1~2KM後...又開始不舒服了

真的是欠訓練 呵呵



wherelin520 wrote:
真的是欠訓練 呵呵

訓練,不是越多越好。
有句話這樣說,可怕的不是笨,
而是又笨又勤勞.....一直做錯事。

還是要找出原因作修正,
而不是忍著痛苦與不舒服,
這樣可能會搞壞身體。
好的痛,會進步。
但壞的痛,會讓人受傷。
wherelin520 wrote:
輕鬆的感覺...應該是腳可以很舒服的踩踏
(因為之前座椅高度太低)

那很好,下半身搞定,
再搞定上半身。
wherelin520 wrote:
其實不知道該怎麼利用腹部用力來騎車
有時候在騎河濱時,很長一條路,就騎比較快
突然手也放鬆了,不會感覺上半身重量都壓在龍頭上,
騎起來好輕快啊,感覺踩踏也變的很有力了

實際騎車技巧,無法幫您,
文字難以敘述,找車友實際幫您看最好。
回去找原FITTING店家幫忙,這是最裡想的方式。
不然就先用回10CM龍頭,過陣子再換長一些,
也是短暫過度的方式之一。
<左手會痛,但右手不會痛>
顯然兩手的握姿(使力)不同?看起來是把重心偏向左手,
建議~腰部放鬆,輕騎,慢慢去適應車子。
各類車種(公路、登山、小徑)的車架結構不同,
當然會有適應問題,急不得也,再騎一段時間看看,
不要把問題(注意力)一直擺在車子上,人的適應力很強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