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疑問]愛騎單車的車友 你們有保護你的膝蓋嗎

前日 我在騎單車運動
繞桃園高鐵外環兩三圈
騎著 騎著
想到為了日後環島的願望
平日要運動
單車上的體力腳力的鍛鍊
更是不能少
可是
單車運動總是操自己的膝蓋
使用它會不會太操

平日該怎麼保養膝蓋
運動的前中後的注意事項
平日飲食呢
大家是怎麼保養的呢?
各位大大有什麼丿步提供給大家作參考呢


出處 文章取用..http://club.ntu.edu.tw/~club20364/resource-2-kneeprotection.html 若有侵權請告知

預防運動傷害:保護你的膝蓋
by 松智,感謝緯隆提供建議

Preface: Why protect your knees?

若你會來單車社,想必對騎車有一定的喜好吧!膝蓋是騎車時最重要的關節之一,它背負著把大腿伸縮的力量轉換成腿部的上下移動的使命。膝蓋受傷可能造成你很長的一段時間不能騎車,甚至行動不便。想像一下,當你的膝關節只要轉動,就會讓你痛不欲生,是何等痛苦啊?

膝關節是腿部活動的一個活動點,是大腿骨和兩隻小腿骨間接合的地方。為了讓關節上下的硬骨間能順利的活動,中間墊了幾塊軟骨和一些關節液在其間,作為潤滑之用。到老年時,軟骨磨損,可能會發展成退化性關節炎。從目前西醫對膝關節的了解,因軟骨細胞都已分化,無法再分生來修補磨損的部份;反而將由硬骨中的幹細胞(myoblast)取代而新生硬骨。之前上動物組織課時老師說了一個半開玩笑但可怕的說法:大腿和小腿間的軟骨被應骨完全取代後,兩段硬骨會完美的合而為一......

不過也有另一說法如下是說在下列3條件皆滿足之下,軟骨組織是可以修補再生的:

1. 足夠的血液循環量
若進出關節囊的微血管、小靜脈、淋巴管流量不足即無法達成。提高迴轉速可有效增加血液循環量。(關於踩踏稍後說明)
2. 軟骨建構材料充足供給
如構建軟骨需要glucosamine、潤滑關節需要chondroitine
3. 保持正常的神經傳導
將使大腿肌肉力量得以完全發揮,膝關節穩定不易鬆動。要確保正常的神經傳導有賴正確的坐站姿、每天拉筋與chiropractic矯正脊椎。

而在年輕時運動傷害所引起的膝蓋痛,一般是因為神經傳導不正常,肌肉力量不足,使膝蓋骨鬆動,晃動而跟附近的肌腱磨擦,造成劇痛。若因過度使力,膝蓋肌腱先於肌肉疲勞或隱隱作痛,則神經傳到必定不正常。因此,以下將說明如何較省力而有效率的踩踏。

Knowing your derailleurs

擅用變速。買車時都花了大錢買高級變速了,幹嘛擺著不用,踩重檔虐待自己?
較低的檔位(也就是踩起來感覺較輕的檔位)雖然踩起來車速較慢,但力量(扭力)較大,用來起步、加速或爬坡。較高的檔位,每踩一圈,輪子轉得更多,車速較快,但力量較小。踩踏時只要感到疲勞就立刻換較輕的檔位,但維持相同的迴轉速(有測轉速功能的碼表者,建議練習60-80rpm的高迴轉速)。當你達到一定的速度,有了足夠向前的動量(momentum)後再升檔加速。剛開始出力不習慣會覺得踩空,不過之後你會發現你的輸出功率提昇,且比較不會疲勞。

另,因變檔需要鏈條的轉動來把鏈條帶到別的齒輪去,所以請在"需要變檔前"就先變過去。例如:看到前方有坡時,在開始爬坡之前就先降檔;或在停紅燈前先降檔,以利稍後綠燈時的起步。

Paddling correctly

在踩踏時,你的目的是為了帶動齒輪旋轉,因此,踩踏並不只是死命的用大腿力量往下踩。踩踏的出力,可以分散至腿部的各個肌肉群。想像自己要踏一個正圓,動做應分為向下踩(用大腿)、往後帶(用腳板)、向上拉(用小腿)、放鬆,而完成一個圓形的運動軌跡。踏板應踩在腳板的前半段,也就是腳趾至足弓間肉多的部分。

How your muscles work

肌肉在正常的適中長度下出力最大﹔在緊繃的狀態下,出力效率反而較低(*見註解)。因此讓雙腿保持在放鬆而較高的踩踏速度(又稱轉速)下才能得到最佳的踩踏效率,同時也能減緩肌肉疲累並減少關節中軟骨的磨損。

"不要一看到別人很神的往前飆就不服輸的硬踩重檔跟上"

Acknowledge your body's limits

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一個體能極限。不要一看到別人很神的往前飆就不服輸的硬踩重檔跟上。除了天生的強者以外,體能應該是漸近式的慢慢練出來的,而不是跟漫畫情節一樣,「只要我有骨氣,就可以把體能極限逼出來」。利用意志力和腎上腺素逼出自己的體能極限是很傷身體的。記住,善待自己的身體並不是懦弱,而是有長久發展的遠見,一種有智慧的表現。

Conclusion

因此,最理想的狀態是保持在你踩踏最舒服的檔位,在踩起來感覺太輕或太重時隨時適時的變檔調整至最舒適的檔位。放輕鬆騎,想騎快一點的話可以把轉速拉高。若騎累了,就下來休息一下沒關係,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了路。
膝蓋是要用到老的東西,受傷了很難再生,所以奉勸各位好好保護自己的膝蓋。

Reference

Widmaier, Eric P. et al., Vander’s Human Physiology: The Mechanisms of Body Function, 10 th ed., Mc Grew Hill Higher Education, p298, Fig. 9-21

*註:
肌肉在正常的適中長度下,肌動(Thick filaments)與肌凝纖維(Thin filaments)間的連結(cross bridges)最多,出力最大﹔在緊繃的狀態下,因肌動(Thick filaments)與肌凝纖維互相重疊部分過多,可以形成的連結(cross bridges)較少,出力效率反而較低。
文章取用..http://club.ntu.edu.tw/~club20364/resource-2-kneeprotection.html

謝謝各位大大
這是小弟在yahoo搜尋到的文章
有沒有飲食上的宜忌 可以保護或軟骨組織的飲食

若有更日常的經驗
或實戰經驗的大大香蕉,香蕉,真是好物
可以提供
以饗同好
賽桑提供的
香蕉 香蕉 真是好物
2007-07-24 22:31 發佈
star7171777 wrote:
前日 我在騎單車運動...(恕刪)


個人小經驗..

踩踏的時候注意膝蓋不要太外開或太內縮.
膝蓋活動的角度不正確的話,很容易造成膝蓋軟骨受損
還有,踩踏的時候如果覺得有不適,切勿再用力重踩

一開始練習不要以重踩為主,以輕踩和較高的踩踏轉速為主.
之後再慢慢的把檔位加重來鍛鍊腳力
star7171777 wrote:
前日 我在騎單車運動...(恕刪)


肛溫喔
這實在不雅吧
換個字好吧
純建議
如果膝蓋有受傷的話,建議再買個運動專用護膝~
小弟膝蓋十字韌帶有受傷,所以騎車必戴護膝.
我是evilleif
如果之前沒有常運動(腳部的運動)的話,
建議也是可以買個運動型的護膝來戴,
我穿了nike的運動護膝(膝蓋有洞的那種)爬柴山後,
就沒有之前沒穿時那種膝蓋附近部位的酸痛感了!
dahone wrote:
如果之前沒有常運動(...(恕刪)


我騎車都有帶運動用護膝,
主要是保護韌帶避免拉傷.

另外摔車也可以提供一點點的保護(上次翻車多虧護膝膝蓋才沒有擦傷)
還可以避免被踏板割傷. (扛車的時候踏板的位置有時候會撞到膝蓋附近, 裝了就不會了)

想請問
所謂的 "運動型護膝" 和 "運動專用護膝".....是一樣的用品嗎?

小弟也是軟骨受傷開過刀
一直以來都是使用 "有洞" 的那種
不過覺得強度似乎不適合自己需求

有其他的選擇嗎? 可以貼圖指導嗎?

謝謝
成長,是一連串鳥事累積而來的。
我有吃修護關節的保健食品
盡早保養,免得日後(老了)關節因磨損而行走困難
增強大腿的肌力對膝蓋的保護有很多的幫助..

因為大腿肌力不足的時候會很自然的把大部分負擔的力氣用膝蓋來撐
刪.....刪......刪.....重複文.....
小朋友2003 wrote:
肛溫喔這實在不雅吧換...(恕刪)

這是常用的小幽默用詞
真的不用看那麼重喔
這也不是文章的重點不是嗎?
呵呵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