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以前,我還是個只會騎河堤自行車道的肉咖
被別人約騎河堤騎個20公里就腿軟了
直到後來開始接觸公路車,剛開始一兩個月還是在騎河堤
因緣際會下加入了車隊,也開始參加車隊的固定約騎活動<假日輕鬆騎>
結果剛開始不斷的被海放,當時是冬天,爬個7%左右的坡我就頭暈目眩快喘不過氣
讓我畏懼了爬坡一陣子,也不敢參加車隊的約騎,因為都是一定有爬坡的路線
之後就開始自己訓練騎爬坡,騎了一陣子後漸入佳境,到後來每出門騎車必爬坡,沒爬坡像沒騎到車的感覺
一位朋友剛開始和我騎也是很害怕爬坡,原車就是CT盤還掛34T飛輪一路龜上去
直到後來我們一起騎了很多公路,他也加入了車隊,我們開始喜歡上爬坡運動
不只我有這種感覺,常和我一起騎爬坡的朋友也都說有這種感覺
現在除了陪家人休閒騎外,騎車都是一定有爬坡的.休閒騎時心跳都沒什麼變化,爬陡坡就衝到快190了~這樣才有練到車的感覺阿
請問各位勇咖大大們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呢~以及各位勇咖們認同本文標題那句嗎??
有這種感覺得大大們可以分享一下您從肉咖變成勇咖喜歡爬坡的過程嗎??謝謝囉~
最早以前騎車都只有從蘆洲騎到八里 再騎回來
不過自從跟車隊一起騎後 第一次騎就被帶去大溪...
聽起來都是平路 感覺也沒很遠 只是那次就被操到回到家整隻腳都不想站起來
第二次是傻傻的被帶去爬巴拉卡公路 也是我第一次騎山路...
結果不熟悉山路的感覺 剛開始衝太快 大概還不到1.2公里 就抽筋

只能以5.6的時速 半騎半牽車 上去的時候車隊的人都不知道助航站上下幾趟了

不過那種爬上頂端在往下看的感覺真爽

之後就還是跟隨著車隊的變態腳步 慢慢的就跑了烏來、冷水坑、風櫃嘴之類的北部常聽到的山路
最後還被騙去騎陽金3P的前2P 對那時候的我來說是可以騎上大半天的阿

不過之後也就漸漸喜歡上跑山路 感覺山路就有一種平路享受不到的刺激感
爬到山上的感覺更是爽 下坡也很刺激 雖然很危險

不過騎大概3.4個月的山路後 騎起平路來就有點無力
感覺騎久了就會開始愛睏

也不會有爬那種陡坡的痛苦感
不過最近也不知道是騎太兇還是怎樣
膝蓋就受傷了 要休息一段時間才能再騎車...
還是建議大家一下 練車歸練車 還是要至少分配大半的時間讓身體去休息
不然到時候受傷了 就得不償失了

由於我一開始騎車地點在林口
所以幾乎每次要出門去哪一定要先下山,之後再慢慢地龜上來~
剛開始加入車隊也只是附近觀音山和八里上上下下
再來就是被騙到風櫃嘴跟巴拉卡

由於這個原因,導致我即使在外鄉(念書)
要騎車也是會瘋狂得先找山路騎
雖然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是我不喜歡騎一下子就要被紅燈斷掉自己騎乘的節奏,而大部分山路都沒有紅燈


現在在嘉義,即便停了好幾年沒騎車
車子到手騎還是半天岩、三十六彎之類的就衝上去了
再來就是阿里山了

xpv54897xpv wrote:
試過了~之前輕鬆騎一...(恕刪)
嚴格來說,北海岸那條是台2線,不是西濱公路,因為它是北海岸的主要公路,所以車輛很多,尤其是砂石車與大卡車。
以海邊風景來說,通常要大太陽,這樣才會漂亮。
看看夕陽or漁船or風車.....,也蠻美的。
你們去騎北海岸的時候,大概是春雨綿綿的季節,所以景色較差,不過好處是不會像現在夏天日曬那麼耗體力(甚至中暑)。
要車輛少一點的海岸公路,可以試試台北八里到新竹南寮的台61(台15),這邊很靠海,有時風超大,所以運動量很大。 路也很大條,有些路段快車道與慢車道有安全島隔開,所以還蠻安全。
車流量也不像北海岸台2線那麼多又靠近自行車。
山與海各有優點,就像青菜蘿蔔各有好,都很不錯。
這就要看各人去選擇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