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騎車被鳥追!請問這是什麼鳥?(宜蘭車友來報到!被鳥追的車友也來報到!)

騎車被鳥追!請問這是什麼鳥?(宜蘭車友來報到!被鳥追的車友也來報到!)


請問這是什麼鳥?為什麼會攻擊人?和顏色有關嗎?

很多單車騎士有過被狗追的經驗,可從來沒有聽過被鳥追,今天這等怪事竟然發生在我身上。

話說午飯後牽著小灰熊去散步,想說到蘭陽大橋下玩玩泥巴。經過縣政中心時,有幾個黑影從我身旁掠過,接著又轉身對我俯衝,我腦海裡浮現西區考克的恐怖電影「鳥」,直覺加快速度,想要擺脫他們,拼命騎到凱旋路和堤防路口,為了逃命,我的速度肯定可以追上阿姆斯壯......的二分之一!

可是,他們還是比我快!算準了前頭紅燈,已經在那裡等我!我躲在電線桿下,龜縮著身子(他們大都從背後襲擊,我戴安全帽揹背包,就怕脖子被啄傷)!對面一個全罩式安全帽的摩托車騎士,看了哈哈大笑(我聽不到他的笑聲,但從他一抖一抖的肢體可以判斷)!(他是證人甲)

綠燈亮了,我沿著堤邊道路騎,很怕他們繼續來攻擊(這條路大卡車非常多,要很小心),上了堤防,來到制高點,定睛一看,這幾隻鳥兒竟然就停在電線上頭,對我叫囂。哇咧!我趕緊閃到堤防下,還好鳥沒追來!


騎車被鳥追!請問這是什麼鳥?(宜蘭車友來報到!被鳥追的車友也來報到!)


我在菜田瓜田裡繞了幾圈,讓小灰熊重回自然母親的懷抱,順便幫他照照相。這時候,突然覺得肚子不太舒服!一定是剛吃飽飯,又騎得太快!啊!我忍住痛,冷汗直流,得趕緊回家!嗯!


騎車被鳥追!請問這是什麼鳥?(宜蘭車友來報到!被鳥追的車友也來報到!)


回到堤防上,這幾隻爛鳥竟然又開始像零式戰鬥機對我俯衝!這時候,我掏出傢伙來!不是槍,是相機!開始拍照蒐證告發的標準程序,請單車協會兼賞鳥協會的大大們協助緝凶!


騎車被鳥追!請問這是什麼鳥?(宜蘭車友來報到!被鳥追的車友也來報到!)


該鳥的特徵詳述如下:

1.黑色,大概比鴿子小一點點!

2.尾巴很長

3.叫聲很難聽,像烏鴉。


騎車被鳥追!請問這是什麼鳥?(宜蘭車友來報到!被鳥追的車友也來報到!)


就是這個鳥,就是這個鳥,追得我無處可逃,害我肚子痛,有誰知道這種鳥叫什麼名字?為什麼會攻擊人呢?


騎車被鳥追!請問這是什麼鳥?(宜蘭車友來報到!被鳥追的車友也來報到!)


我邊躲邊拍,然後收起相機,想要趕快回家。但這幾隻鳥還是不放過我,一路尾隨我到縣政中心,大棘棘地停在我一旁的電線桿上!一點也不怕人的囂張模樣!我問了一旁除草的老人,這種鳥為什麼會攻擊人?他說大概是因為我的安全帽吧!(他是證人乙)

本人受害者的特徵如下:

1.鈦銀色的安全帽
2.橘色的軟背包(有了這次經驗,我想去買一個阿亮的硬殼包,把自己裝成忍者龜!)
3.蘋果綠的T 恤

請問鳥會攻擊人,跟顏色有關嗎?(據說鮮豔的顏色會招蜂引蝶!)

有人說,騎車時要帶打狗棒!以上經驗證明了,騎車時還得帶著彈弓。不過,萬一我百發一中,我很希望自己打下的,不是保育類動物!
2007-06-02 14:2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車友 宜蘭
那是大卷尾,台語稱為烏秋。

這種鳥本來就很兇,曾見過追逐鷹鷲科的情形。

在育鶵期間,會攻擊接近巢位的目標。

所以,大大還是讓一讓吧。
這是大卷尾,台語叫「烏秋」,有地域性。
好像是大捲尾(俗稱烏秋)
領域意識很強烈的鳥
還蠻常因為追打路人而上電視新聞的
我一直以為旅拍是旅遊攝影,結果每次點進去都是motel
以前新聞好像有報~~~~~~~叫烏秋
攻擊的原因是你侵入牠的警戒範圍
為了保護牠的小鳥而攻擊你!
覺得不錯的大大們!給小弟評個分吧!
烏鷲

日前正是烏鷲的繁殖期,牠們護子心切,請大家多諒解
那叫 烏秋....

繁殖期會攻擊人,尤其是發亮的安全帽
如果我沒猜錯,這應該是烏秋,聽說很喜歡攻擊人,特別是男生,我以前也被嚇過


Http://ishun.dyns.net
烏鶖 你跑進他的地盤囉

所以他要追你

這種鳥超凶

以下引自台灣鄉土鳥誌
學名:Dicrurus macrocercus harterti
英文:Formosan Black Drongo.
全長:29公分


[ 烏鶖,相關史料,見於康熙朝之鳳山縣志(陳文達,1719),有如下述,曰:
「烏鶖,色黑,較小於鷹,能搏鳶。人取其雛而飼之,與雞子同為飯啄,鳶不敢近。」

乾隆朝之台海見聞錄(董天工,1753)亦曰:

「烏鶖,似八哥,而通體皆黑,喙如錐,尾長,飛最疾,鳴如鶯,善作百鳥聲,夜則隨更遞換,能搏應鸇,遇諸惡鳥飛空中,則竄啄其胸,鷹鸇飛較遲,爪不能及,負痛飛鳴而去,宿處惡鳥不敢近。


惟此母語烏鶖,乃由古名烏演化而來。爾雅注(郭璞,晉)云:

「小黑鳥,鳴自呼,江東名為烏。」

烏古名,四百年來在臺灣似乎由於文字之失傳,語音之演變,而訛為烏鶖。
乾隆朝之台海使槎錄(黃叔璥,1736),則出現另一個白字之烏鬚名稱,曰:
「烏鬚,鷙鳥也。能搏擊羽族。尾長,黑色。時集於田間牛背上。」

烏鶖,巢之高低可為風兆。苗栗縣志(沈茂蔭,1893)有如下記載,曰:
「烏鶖,色黑,尾長,嘴尖,善搏鷹鷂,又能知更遞換。其巢之高低,俗傳可為風兆。」

臺灣鄉野,有烏鶖的可愛童謠,曰:
「烏鶖、烏鶖,咬吱啾。蟲仔肉溫豆油。」

烏鶖,通常活動於村落,為與農家最接近的鳥類之一。在農耕地捕蟲為食,對於農作物蟲害的防止有相當的助益,此童謠雖僅幾個字,卻能充分表現牠們對於保護農作物的貢獻。

常見棲止於電線上,或棲坐於牛背上,為鄉野俗謂的“烏鶖騎水牛”。若是發現牛吃草或犁地時出現的昆蟲,就即刻起飛捕食。

烏鶖,其領域性很強,尤其對大型的猛禽,蛇鵰(大冠鷲)、鶆鷂(鳶),或烏仔等鳥類,絕不畏縮,必將牠們追啄驅逐。

謝謝線上的大大!

終於知道兇手是烏秋。

問題是這條路是小弟騎車玩耍的必經之路,要怎樣才能避免攻擊?

發亮的安全帽會成為攻擊目標?

難不成要戴斗笠出門嗎?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