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大馬路上的震盪線,震的好痛,如何建議地方政府留一點空間給自行車友嗎?

以前騎登山車,因有前避震,所以對馬路上的小坑洞等,經過了感覺上比較沒那麼明顯,最近換騎公路車,每次遇到大馬路上的震盪線,都震的好痛,手臂也痛、心也痛、車子也很痛。
各地方政府這幾年都努力的建設自行車道,有關於馬路上的震盪線,相信大家如有注意到的話,其實對汽機車根本沒有影響,幾乎沒有減速的,當然它的功能不一定只有減速,提醒路口到了應該也是它的功能之一。
不過公路車經過時,一定非得減速不可,有些減速線燒得真的很厚,一點都沒偷工減料,通過時真的很痛,放慢速度時也一樣。
可以(如何)建議地方政府留一點空間給自行車友,例如,在靠馬路邊留個10幾20公分的間隙,讓自行車對準通過。
2011-10-23 21:29 發佈
最近正在讀的一本書"單車好城市"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7124

裏頭似乎提到
可以在路的中間段挖空(只留兩旁的震盪線)
一來不會影響原本提醒四輪車輛注意的功能
雙輪的車輛在經過時,為了從中間段穿越
也勢必得減速注意左後方,進而達到提醒注意的功能

賴傑克 wrote:
以前騎登山車,因有前...(恕刪)


= =台灣用語是減速條吧

等到台灣騎自行車人數超過汽機車 應該才有辦法
賴傑克 wrote:
以前騎登山車,因有前...(恕刪)
這只是證明你騎公路車的姿勢錯誤罷了。
賴傑克 wrote:
以前騎登山車,因有前...(恕刪)

要嘛閃過,要嘛就可以把登山車技巧用上了!登山車有個重要的技巧叫重心轉移
前輪遇到障礙,就把重心轉移到後輪,相對的震動幅度就會少非常多
遇到障礙不是硬幹上去就好!

Stallings wrote:
這只是證明你騎公路車...(恕刪)


同意+1......
樓主就是想讓騎單車的有更舒適的騎乘!就是有人會胡亂兔曹!捨麼叫姿勢不對?捨麼叫重心轉移!?別以為別人都不懂就上來批評!就是會有人的單車特別硬!沒捨麼舒適感~當經過一些坑洞的時候就會震的讓手很痛~很麻!尤其是下坡又去撞到那減速條!!!再萬一已經騎了幾百公里了呢?? 我支持樓主嚕!
建議應該無效~~~(人數少政府不鳥你)
我門南投縣車程景點那一段100公呎左右,超級大爛路~~~全村的人跟騎單車的人,都罵翻了,連三字經的在那段路都琅琅上口,好幾年了!!!政府還是不鳥我門全村的人!
賴傑克 wrote:
以前騎登山車,因有前...(恕刪)

賴傑克 wrote:
以前騎登山車,因有前...(恕刪)


這種減速條週二夜騎35Km會遇到大約25個
我也是騎鋁車 也常過這種減速條
沒有碰到這樣的問題

公路車的手是虛扶著,不是硬握住
在外界無法配合改善前,先試著找一個讓自己比較好過的做法

我也不喜歡減速條 因為他沒啥效
我比較喜歡奶奶山(兩個一組的大隆起)
這個鐵定可以弄翻那些改裝機/重車
或是把汽車底盤給撞破...再飆快一點阿...
土城加藤鷹
賴傑克 wrote:
不過公路車經過時,一定非得減速不可


我沒減速,屁股稍微離開坐墊,嘟嘟嘟通過後坐下來繼續踩踏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