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車架幾何一問?

小弟有一台FUJI Absolute1.0 ,車架17吋,我的身高有178公分.
這是一台好車,在01也滿有口碑.只是在騎了一陣子的平把後,覺得有點擠,想說來換彎把試試看.
後來換了一阻煞變shimano ST-R703,FSA420工學把,覺得這車真是好騎,原來用頭頂風的感覺真爽阿,哈哈.
直到今天,一時興起想來更換龍頭和外胎,於是便把車牽到高雄市復興路歐X捷安特....
店老闆說這不是公路車,它的幾何是怎樣怎樣.而你的車又是怎樣怎樣..就算你怎麼改,它都不會是公路車,還好我的小白聽不懂人話,要不它也可能會SAD.
我不明白的是,我也買了書回來研究FITTING,我認為最大的差異是在前叉及後叉的角度,造成軸距稍微長了一些,除此之外,座艙空間的騎乘感覺,應該不會有太大差異才對.
小弟才疏學淺,斗膽一問,大家總是講幾何幾何,到底幾何?
車架幾何一問?
車架幾何一問?
車架幾何一問?
車架幾何一問?
車架幾何一問?
車架幾何一問?
車架幾何一問?
2011-05-27 0:0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車架

Angus010 wrote:
小弟有一台FUJI ...(恕刪)


的確是透過更換座管、調整坐墊、更換龍頭長度、調整彎把角度之後就可以把"座艙"設定的跟公路車一樣。

然而,騎起來的感覺還是差非常多。


我自己曾有 Absolute 3.0,也把它改成彎把,還騎到武嶺去過。

同時間我也有TCR這種正統競賽公路車,並且把座艙設定的完全相同。

兩者只能說...Absolute不管在操控、彎道性能、加速性能、以及爬坡性能都無法跟 TCR 比較(就算用相同的輪組),只有舒適度ABS大勝,那種慢慢在公路上閒逛的感覺 TCR 做不到。


而所謂的車架幾何,最大的幾個差異在於 RC 長度、前叉 Rake、 Trail、立管角、上管Slopping等等,精細一點連頭管長度都會影響騎乘感(以上假設材料工法都相同)。



比較簡單的答覆是: 姿勢可以一樣,但騎起來完全不一樣。
www.cycliving.com
車店老闆很專業

我車也是找他買的

你這樣改~實際上是ok的

登山車與公路車的不同在於

前叉的高度與大盤跟後傳動輪

車架幾何~角度不同

造成登山車無法使用公路車48T以上大盤

因為~車架幾何~角度不同

輸出功率~效率變差
ˇ
所以老闆才會說登山車改了也不會變公路車

是有計算數據的

可參考下面部落格~專業分析

不過大大也不用擔心

改硬前叉~改公路車~煞變灣把

重新調整~車艙~是可行的

我很多~汗馬登山車友都改的~很讚!

騎的~嚇嚇~叫

登山車只要不改大盤~車架幾何~角度就還OK!





幾何幾何,到底幾何?

了解登山車/跑車的不同點~& 登山車改48齒的錯誤迷失

.

http://tw.myblog.yahoo.com/jw!U6toyUyRHBMhh4xmNUw-/article?mid=532&next=521&l=a&fid=9
FUJI內銷車型稱之為亞洲版,基本上都是壓縮車架騎,車架幾何與國際版多有差異。
而車架幾何設計包括H/T(頭管長度)、T/T(上管長度)、S/T(中管長度)、W/B(前叉END到後叉END距離)、F/C(前叉END到五通管中心距離)、、R/C(後叉END到五通管中心距離)、BB/H(五通管中心與W/B水平線高度)、等等各個部位管材的長度以及對應角度。
後三角設計與RC的長度對應要看是否有設計焊接上、下橋管而定(目前以公路車車架為例,大多已經無上、下橋管的補強設計),管料與管料之間的夾角設計又關係到組合零件選擇的配合角度(如前變速器與大盤的Chainlin、後叉內側的鍊條消位、頭管角度與前叉的Offset等),以及接合角度的應力問題。
當然車架的設計也是依照車系的不同來設計(用途與對應環境),除此之外;在組裝設計過程,對於各部位零件的選用與搭配也直接關係到該車騎乘的安全性與舒適性是否能完全發揮出該車的特性所在!
俗話說:「爽就好,姿勢歹不要緊」!但還是要建議,別把車子搞到四不像,讓老外笑我們自稱自行車王國原來是這樣的!
以上是個人過去服務於自行車廠的經驗與淺見,如有誤導還請不另情指教!
ABSOLUTE1.0的車架
用截圖交疊比對可以看得出,跟TCR系列的車架幾何幾乎相同
除了材質影響的路感,再來會感到比較有差異的應該只有重量了吧
感謝L大的回覆,相當白話,我總算看的懂幾何到底是幾何.

axionwu wrote:
車店老闆很專業我車也...(恕刪)

這不是登山車喔.這不是登山車喔.這不是登山車喔.
我的2000 FUJI Outland 20.5吋 小時候是26吋登山車
現在長大了
變成 700C公路車


shimano 600 st6400古典8速變把

52/42大盤(本來是三盤啦!因為變把不支援,就拆了第三盤)

本來上拉式的走線,也因為找到便宜Ultegra中變,就蠶蠶改下拉了,鑽孔鎖線擋
歐!還有原來的V夾當然也改C夾了

車架後叉還是135mm登山車的規格,找700c手編輪的時候(因為便宜)老闆幫我在後花鼓外側各加了2.5mm墊片
然後告訴我他用的是135mm花鼓,後來自己保養花鼓時發現的,也沒差(自我感覺良好)

沒有學過機械相關,只是愛玩
改的過程也遇到許多和樓主大大遇到一樣的專家們,說幾何,說角度
改完?
到現在,已經最少跑超過5000公里啦
當然,沒比過,我自己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其他公路車有多好騎
有機會,再看看吧!
最少,我已經用“公路車的姿勢“騎過不少路,燒過不少卡路里啦

騎車愉快
thunder3903 wrote:
我的2000 FUJ...(恕刪)

大俠你車子的煞變把位置太低了
調高一點會讓手握起來更舒服


再幫你補一張設定圖,你的車手把應該可以適用左邊第二種的設定


怨念聚合體 wrote:
大俠你車子的煞變把位...(恕刪)

謝大大!
今天下雨不能騎車,就來調整下
等調好,再請大大鑑定看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