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橋面伸縮縫成了隱形殺手 2

橋面伸縮縫的設計不同 騎車安全性也會有差別 前篇文章欠缺完整的資料佐證
造成一堆口水戰 實感無奈
今早就苗栗地區後龍溪段主要橋樑實車採證
公路車700*23C的輪胎
氣溫大約攝氏16度

玉清大橋 時間122908:18 施力約20公斤輪胎陷入縫中約1公分
橋面伸縮縫成了隱形殺手 2


新東大橋 時間122908:27 施力約5公斤輪胎陷入縫中約1.5公分

橋面伸縮縫成了隱形殺手 2


頭屋大橋 時間122908:37 安全通行
橋面伸縮縫成了隱形殺手 2

北勢大橋 時間122908:46 安全通行
橋面伸縮縫成了隱形殺手 2

新港大橋 時間122908:53 本橋設有單車專用道伸縮縫加蓋鐵皮 但是柏油路面不平整
辨識度低 容易騎上快車道

橋面伸縮縫成了隱形殺手 2

龜山大橋 時間122909:28 安全通行

橋面伸縮縫成了隱形殺手 2

中平大橋 時間122909:45 安全通行
橋面伸縮縫成了隱形殺手 2

客屬大橋 時間122910:08 一邊安全通行 另一邊路面損壞減速至時速15公里通行

橋面伸縮縫成了隱形殺手 2
橋面伸縮縫成了隱形殺手 2
橋面伸縮縫成了隱形殺手 2

以上是小弟實地勘查結果 提供路過的車友參考
另外前文有車友提議以<跳車>方式越過 請車友傳授跳車技巧
前提是車速30 前後兩輪安全飛過約35公分橋縫 謝謝




2010-12-29 13:4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橋面 隱形殺手
以台灣的路面品質 騎公路車的頂多只能自己多多注意安全跟路面狀況

公路車 高速行駛容易 但是輪胎本身抓地面積小 不利於騎乘越野或是凹坑


本身騎公路車的玩家 自然會去選擇路線 而不會刻意去選擇有可能會發生危險的路段騎乘

如果是必經路段 那真的只能自己多加小心了


如果是登山車來看 那種坑一滾就過去了 自然不會去刻意在意那個縫有多大


有前後避震的 甚至連坑洞都可以無視當成平路騎過去 根本可以連看都不看
這樣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整體行進的路線 相對的增加行駛的安全性


每一種車種都有優點跟缺點

你選擇的路線不適合自己的車種 這樣會讓危機發生率提高許多


如果真的要騎那條路 只能自己小心一點



至於你說 前提是車速30 前後兩輪安全飛過約35公分橋縫

如果你是有穿卡鞋的話 身體在腳踏車上做輕跳起來的動作 把腳踏車的負重給減少

這樣就類似好像一台空車重的腳踏車滾過伸縮縫 自然比較不會陷下去


這樣形容不知道你能否體會?
要挑戰一件事就不能選擇有利 輕鬆的方式來挑戰 不然就失去挑戰他的意義 不然那種挑戰成功了也沒什麼意思

豪 凡 wrote:
以台灣的路面品質 ...(恕刪)

用公路車已30公里的速度跳車??小弟只敢用登山車跳而已!公路車這樣一跳!一不小心不是輪組偏擺~要不就是連人帶車摔了吧...這方法小弟可不建議使用...
各位遇到這種路況還是牽車通過吧!
另外還是謝謝版大的好心提醒嚕!小弟支持你!
豪 凡 wrote:
以台灣的路面品質
至於你說 前提是車速30 前後兩輪安全飛過約35公分橋縫

如果你是有穿卡鞋的話 身體在腳踏車上做輕跳起來的動作 把腳踏車的負重給減少

這樣就類似好像一台空車重的腳踏車滾過伸縮縫 自然比較不會陷下去

...(恕刪)


唔 是指"豚跳"嗎?

小弟試用公路車跳....有上卡確實好跳

時速只要有二十初頭 可以輕易跳過"大半個圓型人孔蓋"

只是技術不夠純熟 跳完 碰的一下落地 好心疼輪組喔....>"<

後來朋友建議 要過橋縫時 走斜的過去就好....但是

如果上了車很多的橋 怎麼走的斜哩 會被後面的車撞吧

我想用牽的應該是最安全的.....

真的遇到後面都沒車通過時 在走斜的好哩....



電子瘋狂小哥 wrote:
用公路車已30公里的...(恕刪)



你的建議很貼心

不過我可是活生生的跟團出去約騎 看到騎公路車的 當時錶速已經超過30了

我跟在後面 他直接平跳 過伸縮縫 收力的動作真的很穩 讓我當場驚訝一下!!

而不是豚跳 我看他前後輪一起離地約2公分 順利騎過伸縮縫


猴小白 wrote:


唔 是指"豚跳...(恕刪)



一般騎公路車很多人都上卡鞋 所以才會建議平跳的方式帶過伸縮縫

豚跳對輪組的撞擊比較大 不適合公路車


而且.... 上卡 豚跳反而比較危險 因為是靠踏版的彈簧緊度拉起車身的

調太緊也變成不好脫卡 調太鬆 往上一拉就脫卡也拉不起車子



要挑戰一件事就不能選擇有利 輕鬆的方式來挑戰 不然就失去挑戰他的意義 不然那種挑戰成功了也沒什麼意思
阿仁5420 wrote:
橋面伸縮縫的設計不同...(恕刪)

您的圖說述說著10多年來的橋樑伸縮縫的演變
因為大跨距橋梁伸縮量的需求引進模組型伸縮縫
在台灣遭遇水土不服,造成設計者不疼、養護者不愛
最後演化出造成樓主困擾的長齒型伸縮縫
這種高速公路專用的系統引用到一般道路時
設計者明顯忽視了使用者的需求
不會跳的話,就斜切過伸縮縫吧,這是最安全又最簡單的了 . . .

再不然,停下來用牽的過去。


我體重75,全車重 7.8KG ,使用輪組 RideWay RAL 400,跳很多次了,前後輪都沒偏過,不過這個要練,沒練好的我不建議跳...(還有集團或跟車請千萬不要跳)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不會跳的話,就斜切過...(恕刪)


遇到類似路況還是降低速度斜切過去比較安全!
歡迎參觀我的xuite網路日誌 http://blog.xuite.net/tommy671122/Blog

阿仁5420 wrote:
橋面伸縮縫的設計不同...(恕刪)

言之有物
大大的文章應該得100分
新港橋之橋縫處理我個人可以接受
其他的
有幾座橋都是苗栗縣政府做的
劉政鴻縣長要加油
不要你每天經過的新港橋做的好
其他的就笑罵由人

豪 凡 wrote:
你的建議很貼心不過我...(恕刪)


平跳是如何施力呢?

大大可以交一下嗎?

因為公路車常常遇到這樣情況!這樣才好預防

我沒上卡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