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天寒地凍還在早騎的你,該注意些甚麼?

因為定期的跟朋友約早騎,又因為寒流一波波的報到,早騎的動機被家人質疑(怎會這麼有恆心???) ,就這樣被家人噓了一下,老婆諸多的質疑與健康的考量(是不是不正常外遇、又擔心年紀也邁向中年的憂心…..),醫生好朋友的關心下的建議與個人資料稍加彙整與同好分享一下,一些健康的資訊讓大家騎得健康。

這幾天寒流一波一波的報到,有些地方清晨低溫甚至低於十度以下,愛好晨間運動的車友更要小心,原本運動是求得身體健康可能一不小心換得中風。

大家從大約27~28度的被窩中,起身到了16~18度的室內一下差了10度,此時身體機能還沒能甦醒,不到半個小時就著裝完畢,因求得單車運動的輕便性,捨厚重求輕便,往往都僅僅著2件基本裝(機能衣+防風外套)就外出,一到室外10~12度外加凜冽的寒風吹,身體本能反應會是起雞皮疙瘩加上一陣哆嗦(這是防止身體熱量散失的本能反應)。這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從溫度27~28度降至10~12度,這其中的溫差大約15~18度,我們身體許多的機能尚未到達正常成功作運作條件,特別是有患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各種心臟病、高血脂和肥胖等徵狀的夥伴更須格外小心,不要讓您健康的運動成為您的傷害。

以下是整理一些資料與個人補充供同好一起分享。

1. 熱飲 出門前的熱飲最好含一些適量的糖分,一方面熱飲可以讓身體舒醒的更好,糖分可以補充你運動所需轉換的熱能。

2. 暖身操 往往我都忽略,因為赴約的時間就迫在眉梢,取而代之的是我騎初的迴轉數我都不會拉高,儘量以低阻力的檔位漸漸的緩轉,取代暖身操(這是不正確的,不值得效法,此方法會付出代價的),正確的應該是靜態的慢慢伸展筋骨,讓肌腱鬆開。

3. 頭巾 冬天與夏天的還是有分,夏天主要是防風防汗流,冬天的頭巾可以選較禦寒的,格外是可以保護住後頸部的,寒冷的刺激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後頸部是常常被忽略的位置。

4. 毛巾 當停下來休息的時候,此時身體仍然在冒汗,將身體的和擦拭乾,避免受風寒。

5. 慎選路徑 不要一下子就攻上坡,寒冷的氣溫下,身體機能尚未達到正常運作狀態時,人體血管大多處於收縮的狀態,一下子劇烈運動讓心肺面對高運動狀態下,血壓會急遽升高,此時最危險(爆管)。

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補充,冬天騎車真的樂事多(車道車少、鄰居異樣的眼光…),但也要視自己體能而為才會騎得快活。

PS: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腦血管病變已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
2009-12-28 13:57 發佈
謝謝Casety兄提供的資料
我就是習慣晨騎的人
通常早上五點出門
當下溫度低所以常常以爬山來讓自己流汗而不畏冷

看了你文章
我看還是先做做暖身操
讓身體適應溫度之後再來爬山
免得真的爆管了~


http://tw.myblog.yahoo.com/lured0501
板大的消息不錯~我的作法是全身穿套風衣褲~裡面穿件內衣~頭部的話可以戴個新疆帽~這樣就夠了~板大的熱身跟我不同~我會先走路或者版慢騎~
好文章,受益良多

補充一點:
出門前先擦一些保養乳液,綿羊油之類的,你當然知道要擦哪裡
平時都有在晨騎
約0500-0700
春.夏.秋
還好
冬天或是寒流來
真是要人命啊
前天騎到山上
沒休息就直接衝下山.身體還是濕的
現在感冒了.....
上禮拜寒流東勢這裡最冷到八度,
早上也是騎車上班,
不過我都是"很"簡單的做一下暖身,(因為趕上班)
上車就拉迴轉,
看了版大的文章才知道自己很多不及格的地方,
受益良多~ 感恩!
我什麼都要,就是不要臉!
我把一件能防風也稍稍保暖的外套綁在下管處備用



出門之前我會先泡一杯洗鼻鹽
再用洗鼻器沖洗一下鼻子
這樣一來
冷天一路擤鼻涕的現象就改善好多

前20分鐘使用高迴轉數來熱身
我騎山路較多.通常會多帶件車衣.要下山時把濕的換掉...
冬天喔....
就躲在家裡踩訓練台...
天寒地凍真是不想出門阿~~~
=廢柴上的風霜菇=
還是一樣早騎,即使寒流來也一樣
不過會多加外套,等爬坡時再脫掉
這樣就可以適應氣溫的變化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