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店 B店都說統一售價時小弟可能會選擇離家近但統一售價的C店此時就要謝謝 A B店給予的心裏建設謝謝A B店家讓我知道我沒買貴各位車友你(妳)覺得自行車產業是 買方 或賣方市場??個人覺得是買方市場+1小弟今天又添購一部平把公路車離家小遠 卻是問到最低價的(貨比三家啦!!)補充:通常小弟只會問價 決不要價!該店也讓我覺得最想留住消費者的店(車入手之後 調整都自己做...)
個人認為自行車市場是一個「賣方市場」,我的思維是~~~自行車終有飽和的一天,市場需求會下降,屆時銷售的動力來自於賣方是售後服務與專業的技術咨詢,如果賣方 不具備這二種特性,終究不敵市場的競爭力,這也是為什麼雖然目前看來自行車市場還是熱,但是有些自行車店還是會關門,現在的自行車需求者也漸漸懂得如何判斷什麼樣的店家才是好店家了~~~當然這樣的思維說是「賣方市場」與經濟學理論的說法可能有衝突,而且有人會覺的我是不是說反了~~我是用庶民的眼光看這樣的市場,未來車子能不能賣得出去,賣的好不好,端看賣方這樣的角色如何自我定位了,如果售後服務好、專業技術佳、可以作一個活字典甚至好的技術咨詢顧問,即使換個鏈條,上個油收點錢,我還是心甘情願,使用者付費是必然的趨勢~~其實「使用者付費」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迅速提升自行車人簡易自我維修之能力~~這是題外話,歹勢~~我的結論是:「賣方市場」
買賣方市場的現況及未來很簡單過去兩年在需求及技術面由於有大量人進入----所以是賣方市場但從今年中就可以開始慢慢感覺到需求的飽和與技術的普及(熱心達人的平價服務)所以像過去二年那樣的榮景恐怕不容易再有但由於自行車道+週休二日這個市場也不會像榮景前那麼冷,而會維持在一定消費量這時能活下來的,收入應當會比過去好點比的就是服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