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新聞 聽奧選手騎上北二高...
惹來一陣討論之後
就有人說怎麼沒有準備場地
就衍生出 政府不蓋地場推廣運動...
小弟無知 但是
一般公路賽事有所謂的場地嗎@@?
台灣好像有一個試車賽道,不過好像也只有那一個。
要在重要都市都建一個類似場地
不知道錢要從哪生 地上要哪找.....
蓋場地車用的賽道 公路車你也沒辦法上去騎 也是白搭
(之前看前輩文章 記得是因為五通高度差異 公路車過彎 會打到地面)
所以扯了半天 就會繞回一般道路的平整度
要平整度不是沒有 也不是做不出來
就算做出來就會面臨其它問題
電力/水力/瓦斯 三大公司 三不五時來給你挖一下
挖路大家都會挖 但是鋪回去的水準是一定沒有
(高速公路之所以相對平整 除了他道路等級很高 最大的原因應該也在此 沒管線問題困擾)
再加上大型車三不五時壓一壓擠一擠
路會平還真的有鬼了
要解決路面平整度 跟良好的路面維護
根本就不是大家說了就算
有沒有能力把三大公司的線路 通通改在同一個預設管道裡??
溝通的過來 又要花多少時間跟金錢去弄??
那些非台北市的地區 要怎麼解決公車在脆弱的道路邊停車??
每個縣市都有能力規劃在車道內線的剛性路面??
北縣蓋個捷運就可以搞大家哀哀叫
上述的工程有辦法施行 甚至完成
根本就是等同把這個國家從裡到外再翻新過
修改重建跟無中生有完全就是二回事 民生方面就搞死一堆人
有本事大家都不要抱怨施工帶來的不便利
有本事讓預算大把大把的吐出來
東西做的出來
但是等價交換
要犧牲的東西實在大到一個無法想像
所以啊 該怎麼辦咧
無論換下多少個 眾人目中的腦殘官員
這奇跡誰有辦法施展@@?
升級愛車好像很簡單 升級台灣就....
「政府需要被公民監督,公民需學習如何監督政府。」這個政府沒有神經,也沒有自覺,既然路見不平那就只好舉報囉!但是問題是效率勒?重整後的品質勒?顯然還須要不斷督促,直到做到、做好為止。
政府既然沒有神經,當然就沒有求進步的心態,難道施工單位一定要緊守份際(本位主義)嗎?如果說「整合」有那麼困難,要花很多時間很多金錢,難到就不能做幾條「示範道路」讓大家聞香一下嗎?不是有擴大公共建設預算、擴大內需的計劃嗎?為什麼棄「基本功」不做,腦袋盡是想著開闢新道路、新橋樑的巨大利益。
「有一天我弄懂了,原本路不平會影響心情!」坑坑洞洞的道路不僅讓我們騎起來屁屁不舒服,而且還會不自主讓我們的顏面神經僵化,看到路人就想罵人。
「公部門像IO, 而CPU的功能完全喪失。」當一個警察,如果覺得某個路段經常發生交通意外,發現是因硬體建設不良所引起,他應該要主動向工務單位舉報,而不是各管各的。
長期以來政府只想做表面功夫,地底下的幹管從沒有真正管理好過,管理效率之高、制度之繁雜令人「讚嘆」。
結論是.....道路品質要提昇,先從公部門改革做起吧!(我們用生命繼續等繼續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