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看到敦化南北路的自行車道真是無言以對。
然後每次經過新生高架橋,雖然已經封閉改建,但看來似乎也沒有對台北南北交通造成很大的衝擊
(只有拆橋那幾天有些混亂),那證明其實台北市民的應變能力很強「此路不通我就繞路」。忽然想到之前很多人呼籲台北市學學韓國首爾的清溪川整建工程,趁此拆橋機會讓瑠公圳重見天日,但卻被官員大力否決,說是會嚴重影響交通,試問台北幾十條南北道路有差這一條嗎,但台北卻沒有一條類似台中的綠川或新竹運河般流經市區的溪流,難道少了新生高架4個車道台北就不行嗎?答案未必。
今天若把敦化的兩條自行車道跟新生高架交換,台北市南北縮減的車道也只有損失兩條,損失並不嚴重,而且,拆掉高架,可以讓兩側居民店家重見光明,活絡商機。想像著從圓山流到公館的瑠公圳,有多出來的綠地供居民散步,供上班族像日劇場景般吃簡餐,有兩側的咖啡座喝下午茶,有兩條傍著溪水的自行車道,真正的將台北河濱自行車道串連(從公館自來水博物館水門--新生南路--新生北路--圓山--大佳河濱),而原本的排洪功能多加個污水處理系統也並不違背。
或許不可能改變既定政策,但還是滿希望有一天能騎單車在瑠公圳穿越樹蔭、聞著咖啡香、聽著溪水聲~從公館悠閒的騎到大佳公園,而不用在險象環生的敦化南北路讓人吐血的自行車道OFF ROAD~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