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編輪可以依照體重.用途 調整輻條強度
廠編輪的編法都是以最高強度去編嗎?(假設可耐90kg 就編到90kg嗎?)
如果把手編輪編到最高強度 這樣會失去手編優點嗎?
編到比體重高 有何優缺點?
謝謝...
--
最近想找人編 rr2450 編比買全新便宜好多喔
買一般的廠編輪 應該都會編到輪組上限90KG?
這樣強度比我的體重高很多的編法 缺點有那些?
因為很多人都買廠編 好像也沒有特別這樣的困擾
如果我買手編 除了體重要注意 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
常爬山的輪組需要編的硬還是軟一點?
謝謝...
http://tw.myblog.yahoo.com/aresdi/
aresdi wrote:
廠編輪的編法都是以最高強度去編嗎?(假設可耐90kg 就編到90kg嗎?)
高階廠編輪才會如此做....常見的還會是特定功能....如 "直拉式".......但其輪框;幅條;花轂 通常也選擇同一性能的等級.
"手工廠編輪 " 在此時常見.
降低"張力"的編法反而常見於"機械編的廠編輪"....
通常是為了加快生產速度,提高產能.
以下是個人經驗.......
通常輻條是其 "長度";"直徑";"材質";"加工方式" 會有不同"張力值"
編到允許的張力 (最大張力), 會是最好選擇.
會降低張力去編應該跟"施工成本"有關.
如要說較 "軟"的輻條張力....騎乘較舒適來說.....我覺得滿牽強的
登山車不是都有避振器嗎.
而且"適度降低胎壓" 比 "降低輻條張力"效果更好.
以上猜測來自於一個因素-->張力太低時很容易讓輪圈變形.
其實要刻意降低"輻條張力"需要在編輪時加"厭氧膠"才行.如沒這麼作,這輪子能幾公里我很懷疑.
在公路車很多都是雙交叉 前輪很多都是直拉的
雙交叉和直拉的優點在那邊 好看?切風?
直拉...風阻較低....所以常見於追求速度的公路車前輪.但其"側向應力"相對於有 "交叉"的編法
較小,故會用 高張力低風阻的"扁鋼絲"改善.
..
網上網下都有點吃力....
喵!! 喵!!
aresdi wrote:
在park的鋼絲量器...(恕刪)
PARK的張力計TM-1的說明書並無 "體重" 一項 ,
它只有 "材質" ; "直徑" ; "長度" 這三項變數 ,其對應得出 "張力值"--LBF(pounds force)
或可換算成N.M(牛頓米)
想來這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至於體重.....取決於"輻條"種類
一樣是上述三項變數再加上"加工步驟"形成適合用於不同體重的"輻條"
至於70kg編成90KG這一說法....和我的認知角度不同,無法解說.
我所學得是 , 編到所選輻條最大張力值的95% , 其幅條耐重一必須含括使用者的體重.
(這當然和不同交叉數又有關,交叉越多,耐重性越好)
網上網下都有點吃力....
喵!! 喵!!
aresdi wrote:
果然新手發問問題真大...(恕刪)
照我的編法來說,,大多數使用者會覺得偏硬.但較不易偏擺.
可,容易因為超過支稱力而爆幅條.(加厭氧膠就比較不會)
"廠編輪"我總覺得偏軟.......或說不到 "總張力的90%" -->張力計一測就知,查表就知道其最大張力值.
好處是,柏油路(路面較硬)的震動可以透過幅條吸收一部分.--->但這也是我說的, "登山車都有避震器或降低胎壓來減震".何必從輻條著手.
缺點是:因幅條較不易爆掉,但容易螺牙鬆掉-->再使用下去就容易產生偏擺.
__
總之, 舒適性,應只從避震器取得(也不該降胎壓),從幅條得到舒適性.........總覺得是"商人的說法"
之前說的,幅條編成 "低張力" 代表工時較少,省成本的.
網上網下都有點吃力....
喵!! 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