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生命只有一次---請大家提供寶貴的車禍或意外經驗,以防患未然

近來,讀到嘉義的阿德出了車禍的消息,我不認識阿德,但我心中非常難過,我衷心希望他能撐過去。
文中提到,肇事司機說-----------“沒想到單車速度那麼快!”
想到有次一位車友,文隆,一個下坡的急煞,內外胎都煞破了,他說道-----“我以為那輛汽車會讓我!

這句話讓我驚醒,我瞭解到了許多單車意外,是因為車輛駕駛人和單車騎士在認知上的相互不瞭解而造成。若車友能多瞭解一些,相信能避免或防範。在此,希望大家提供自身的車禍或是任何意外事件,為何而造成,以及如何避免。

期待大家接力下去,然後能有熱心的車友能將文中事件做歸納,讓眾多車友能相互提醒及注意自身。這種事,不需要每個車友身親體驗,去學到經驗。若是這篇標題,能避免任何一件尚未發生的意外,大家的努力都將會值得了。

我先提供自身的經驗,細節在此生命只有一次,且無常....

事件發生:
基本上,我在主線道準備滑過一個T字路口,有輛轎車停在路口打算駛出,但他的頭看的是另一方向的來車(對面線道),我慢慢減速 (約20km/hr), 我以為駕駛會一定會確認我這邊再起步,但駕駛突然衝出來,頭依舊是看著對面線道的來車(我知道有些駕駛有這種習慣)。那一剎那.......靠!我知道立刻要撞上了!

如何必免:
這次事件後,下次我行經T自路口時,速度會放很慢,我會盯著停在路口準備駛出的車輛駕駛,確認他看到我,才會經過。雖然聽起來愚蠢,但我會非常注意,因為這事的確曾經發生了。

對了,那次我的安全帽出現多處龜裂。

下一位…
2009-06-03 2:06 發佈
我是在獅子頭山下華城那段
看風景看到忘了路邊有落差
急煞剛好煞下來
也還好前一周剛換好一點的煞車
整個煞住
不然就連人滾到路邊去了
後來下坡都很注意
也打消了換高速胎的念頭
騎登山車就是看看風景,當成是另一種爬山就好了
摔過兩次:
第一次,小時後送報,疲勞駕駛,"睡"到整個人攤在地上才驚醒,人沒事,車子龍頭斷裂.

第二次,放雙手騎車,被側風掃到趴在路上成大字狀,人車皆沒事.

正常騎乘狀態下還沒發生過事故.
車禍的發生是雙方都沒有預期危險在眼前

以上幾個例子來說

單車方認為自己擁有路權、對方應該有看到自己,通過應該沒有問題。
已經沒有閃避的防禦心了。

肇事方則是根本沒在看車,認為沒有障礙、能通過不需閃避。
當雙方都無法預見危機的時候,就會撞在一起。

若是單車方警覺到,對方車子好像要開過來、可能會阻擋到前進路線,
會不會沒看到我,因而事先減速做好防禦。
肇事方雖然疏忽未注意路況,單車還是有可能安全閃避或煞車。

這是防禦性駕駛的習慣,事先假設所有可能發生的最壞狀況。
1. 通過路口、巷口,可能有車高速駛出不看路,路口減速自己注意。
2. 綠燈起步,可能有闖紅燈車輛,不要第一個衝出去,或先看左右確認。
3. 路邊停車車輛可能突然打開車門,盡量保持安全距離。
4. 晚上視線不佳,後車可能沒注意到自己,安裝夠亮的尾燈,穿亮色衣物。
5. 後方車況不易掌握,盡量靠邊行車或安裝後照鏡。
6. 轉彎時的死角可能有車會轉出來,事先做好煞車距離與速度拿捏。
7. 路上可能有坑洞、水溝蓋會反應不急,保持自己能反應閃避的安全速度。
8. 前方有動態不明車輛(疑似要左、右轉或停車),做好煞車距離與速度拿捏。
9. 天雨路滑,拉長煞車預期距離,轉彎減少壓車角度避免輪胎打滑失控。

可能的假設狀況說也說不完,了解自己的車況、前進速度、閃避能力、煞車距離,
把所有車輛都當壞人,提高警覺心可以減少車禍發生。

車禍是雙方都未注意閃躲才發生,今天自己沒有警覺心,
別人會注意閃你,可是只要遇到一個疏忽的白目就發生車禍了。

自己保持高度警戒,不管別人有沒有注意到你,即使遇到不看路況的白目,
雖然不能百分百自保,大部分情況下也能安然度過,減少遇到車禍的機會。

像遇到落石、坍方,對方車輛從後方或對向車道失控高速衝撞過來,
這些不可預期的罕見狀況,就是天命了。

-------------------------------------------------------------------------------
就像樓主現在遇到T字路口有車輛要開出來,已經學到會不會遇到上次哪種疏忽的駕駛,
想要減速避免可能的最糟狀況,這就是防禦性駕駛了。

在交通繁忙地區生活久的人,其實自己不知不覺就會有這些觀念,
包含自己發生過的,看過的車禍,或是差點撞上的情況,
心裡面就會記得小心防範。(除了部分永遠心不在焉的人)


先推再看!
感謝版大的良苦用心。

另外
是 防 未然 才對......
平湖客 wrote:
另外
是 防 患 未然 才對......

感激不盡,吾少也賤,詩書讀得不多,國學常識更是隨著年歲增長而每下愈況, 近來面目可憎,在此汗顏無地。
有必要複習一下...

防患未然: 趁禍患還未發生之前就加以防備

《易經》的第六十三卦,為事情已完成的意思。卦形為離卦在下,坎卦在上,「離」象徵火,「坎」象徵水,所以是火下水上,火性向上,水性向下,取其水火上下相交,各得其用之義。而象辭的解說為:「水在火之上,是既濟的象徵,事情既已完成,君子體察此現象,就當思考將來可能遇到的禍患,並加以預防。」也就是存不忘亡,既濟不忘未濟之意。後來「防患未然」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趁禍患還未發生之前就加以防備。

《周易‧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明史.卷一七○.于謙列傳》:「中原多流民,設遇歲荒,嘯聚可虞。乞敕內外守備及各巡撫加意整飭,防患未然。」

《三俠五義.第一二回》:「『君子防患未然』。這事非同小可,除非是此時包公死了,萬事皆休。」

《清史稿.卷一二八.河渠志三》:「儻風濤大作,徑從坍口深入,恐為害七郡匪淺。請嚴飭撫、按勒限報竣,仍定限歲修,以防患未然。」

防患未然,安全第一
呼應k62000大大,
個人以為,
不管騎什麼開什麼車,
到路口就當做人家不會讓你,
慢一下就對了~~

還有行經有路邊停車的路段,
就當做隨時有人有機車會衝出,
或車門會突然開啟就對了~~

還有跟車的時候也別跟太緊,
特別是單車沒有煞車燈後車很難判斷你是否煞死~~

以前年輕,
總覺得有路權又守法的情形下,
就不用考慮太多......
現在年紀漸增放不下的事多了,
就會提醒自己小心再小心,
如果好運沒事也快不了多少,
如果倒楣就...可能差一輩子了......



===== 馬克杯杯
坪林段下坡+內側彎道煞車鎖死,單車前翻人飛出去,幸好只是輕傷
下坡時遇上轉彎,如果在內側,實際坡度會比看到的坡度大,下坡比慢才是王道阿...
35cc的關懷+1茶匙的熱情+5公克的滿足=幸福
幾年前剛買小徑車第一次騎華江橋到台北市,
當時沒有單車牽引道所以騎機車道,
下橋正享受時速40km的快感時在橋頭蹬到一個小窟隆...
龍頭一晃差點飛出去...真的...那時心臟都快停了...

下橋後我停在路邊好幾分鐘、驚魂未定地喘了好久,
到現在還覺得命是撿回來的,
從那次之後下坡不敢超過30km/h。

奉勸大家下坡路段一定要慢,
尤其小徑車下坡穩定度不如大車更要小心。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