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平價車與中價車實測數據

發文目的 : 車價的差異,主要會表現在哪一個部份 ?
前言 : 車價不同,等級不同,這一定是事實。只是想知道"主要不同在哪些點?"
我與同事有兩部車 A:平價車 18000 11KG 26X 1.5 胎壓 80磅
B: 中價車 36000 10KG 700 23C 公路胎 110磅
皆是登山車與公路車之混搭車(公路車結構登山車齒比) 交換使用之騎乘數據
乍看之下,B車在車重、胎型、胎壓上均佔不少優勢。在騎乘速度上應比A車強"不少"。原先估計至少在 10%以上,可是以下數據顯示,差距沒有太大。 (不同的兩人交叉比對,沒差太多,應存在有可信度)
比較路線 : 平路 17.4 KM --- 山路(約7度) 3.57km--- 平路 17.4 KM
數據 騎士A 平價車(11kg) ------- 52分 ------------- 26.5分 -------------- 46分 26x1.5
------ 騎士A 中價車(10kg) ---------- 46 --------------- 25 ---------------- 44 700x23c

------ 騎士B 平價車(11kg) ---------- 52(未盡全力)------ 20 --------------- 44 26x1.5
------ 騎士B 中價車 (10kg) --------- 42 ----------------- 19 --------------- 40 700x23c
(騎士A : 69 KG 騎中價車進步 平路約 10% 山路約 6%)
( 騎士B : 59 KG 騎中價車進步 平路約 10-15% 山路約 5%)
平路進步多的原因可能車胎的因素佔較多,山路個人認為和重量關係較大和胎型較無關

為驗証重量對騎乘速度的影響,特意將車重暫時減少1.6KG(換細胎26X1.0、折水壺架、工具包…所有可拆的,放在山下草叢中),再騎上山,計時…結果破個人最佳記錄 24.10分,還小勝中價車。
這只是一個數據而已,不能據以推論什麼? 不過用來假設 "車價主要表現在重量及變速等級上"應該算合理吧。
(當然 品質、強度、耐用性一定也有差,不過這好像很難驗証與感受)
希望各位提供數據或想法,共同討論一下。
(再強調一下,這些都是一次測試且以"人力"所做的數據,我知道不可能有多大的意義和準確度。只是提出來,看看是否也有其他車友做過類似的測量,大家參考一下。為增加準確度,目前已計劃陸續增加測試數據,待續)
原文已大幅修改,若對已回文車友造成不悅,敬請見諒。
2009-05-06 10:59 發佈
數據有點看不懂,是速度還是時間?

不管是騎士A還是騎士B,B車的數據都比A車少一些,但是一個是進步,一個是退步?

可否再檢查一下數據,再說明清楚一些,大家比較容易理解
看不懂這篇想要表達的意思= =....
如果只是要表達重量上的差異....
少帶瓶水就快1公斤了= =...


腿的力量還是決定車的能量呀....
抱歉,表達不夠清楚,原文修正了一下。
主要是想從實際騎乘的數據中,找出不同車價的單車,其不同之處。
此次比較重點,主要著重在**車價**上的不同。亦即車價的差異,主要會表現在哪一個部份 ?
(輪組 輪胎 胎壓細部的比較,因有實際上的困難,只好暫時歸類在誤差項目了,感覺上這部份差異沒有太大。)
騎乘者的能力,毅力不在此次討論範圍內。
謝謝回應
> 騎士A :69 KG (能力值 : 中弱 事蹟 : 一日北橫艱苦完成 ) 騎士B : 59 KG (能力值:強 事蹟 :完成 一日雙北)
> 數據 騎士A 平價車 ---------- 52分 ----------------- 26.5分 ------------------ 46分
> ---- 騎士B 平價車 ---------- 52 ----------------- 20 --------------- 44 (退步 約 5 %)

我看A、B能力值是差在體重,像平地,兩者都差不多(52:52, 46:44),山路就差多了(26.5:20)
不同體重的人比能力值沒什麼意義,差了10kg,你可以想像載5瓶2L汽水騎車差多少吧!

另外要比車也要用相同的輪胎,相同的胎壓比才有意義,同一台車不同的胎壓,騎起來就差很多了!
如果只比騎乘速度的話
光看外胎這一項
比都不用比就應該知道結果了吧
這個比較根本毫無意義。

拿 700C 的車跟 26X1.5 比???

你要比,應該是說"相同的車種,不同的價位",比較才有意義吧?


況且,騎士的數據也毫無基準,要馬你就用心跳去當出力參考,要嘛就用同一條路線,同一個人來計時。

不然,這個比較 . . . 我完全看不出基準在哪。
www.cycliving.com
哈哈~這個比較的條件完全不一樣!

不知道~發這文的意義在那裡???
騎車,對我而言是件很單純,快樂的事.....
要比較的話,我是認為要用心跳錶來當標準
一路都使用強度在75%之間一直騎之類的
不然誰知道他平價車和中價車是用什麼強度在騎…
然後一位騎士來測就可…

公里數最好山路可以多一點,平路一半山路一半
各25km之類的…
若從車種及不同的人來看,這是一組看似無法比較的數據
但我想應該還是有個可供比較的數據**** 相同的人,相同的路線,騎乘不同的車。*****
因為無法做完美的比較,只是恰好有這組數據而已,提供有興趣的車友,共同參考一下

心跳錶,是個好主意。我有心跳錶,下次要比較時,應該可以用一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